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5-30 11:36
华盛资讯5月30日消息,港股汽车股早盘回暖,截至发稿,比亚迪股份盘中涨近4%,现报233港元每股,成交额7.8亿港元,理想汽车-W涨近3%,零跑汽车、长城汽车涨超2.6%,小鹏汽车-W涨1.96%,吉利汽车、北京汽车、蔚来-SW跟涨。现时涨幅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汽车股持续下跌,长城汽车更是在5月29日低见7.87港元每股,为近7个月最低价。
长城、比亚迪互撕,股价双双下滑
5月25日,长城汽车声明称,已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5月29日,比亚迪再次回应称,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种举报行为,说明行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了,存量市场下必须向对手从更多维度痛下“杀手”,从而维护自身市场份额不再下行,否则跌破盈亏平衡线后,企业经营将面临指数级的难度提升。
此外,有观点指,汽车行业集中度依然比较低,品牌众多的大背景下,产业要逐步摆脱“价格战”阴霾,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在行业“洗牌”过后,需要更市场化的竞争模式。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从价格“卷”到质量
挑起本次产品排放达标之争,是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另一方面,随着小鹏汽车和蔚来发布不如预期的业绩数据,汽车股出现了集体大跌。
此前,小鹏汽车公布了不如预期的业绩,蔚来则公布了4月的销量,新产品没有给市场带来惊喜,5月25日,两家公司股价跌幅均接近10%。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较2022年的74.5亿元下滑45.9%,环比下滑21.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35.1亿元,同比下降49.8%,环比下降24.6%;净亏损达到23.4亿元,同比增加37.6%,环比收窄1%。汽车毛利率则由去年第四季度的5.7%下跌至负2.5%,这是小鹏近三年以来首次出现负的汽车毛利率。
蔚来则公布4月份交付量为6658辆(3月为10378辆),环比下降36%,新产品ES6也没有给市场太大惊喜。陈庆分析,预计二季度和三季度月度交付将保持在1万辆以下,原因是目前在手订单疲软,以及来自同行更多新的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激烈竞争。蔚来汽车尚未披露2024年的任何新车型时间表,尤其是其大众市场品牌的时间表。
交银国际分析师陈庆认为,预计小鹏的销量会在下半年有所改善,但由于同行同时也发布不少新车型,对小鹏G6和P7i的新增订单有一定影响,也影响销量恢复步伐。大型整车厂具有供应链优势和定价权的自主品牌跑出,大多新势力品牌面临销量和利润压力。
汽车股卖空数据再度回升,股价未来如何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汽车股的做空数据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比亚迪股份的卖空股份及金额在5月15日的62.2万股和1.51亿港元升至25日的189.55万股和4.53亿港元。这些数据在十个交易日中分别增加205%和200%。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小鹏汽车的卖空股份和金额从5月12日的495.69万股和1.95亿港元升至5月25日的955万股和3.04亿港元。这些数据在十个交易日中分别增加92%和55%。
汽车未来如何发展?
招商证券分析指, 汽车行业景气度分化,商用车开启上行周期。其中,客车受益出口市场增长,同时国内市场有望触底反弹;重卡2022年筑底,2023年开启复苏,更新及出口需求有望支撑新一轮周期;乘用车行业静待需求复苏,长期看好自主品牌。维持对行业“推荐”评级。
银河证券近日研报指出,行业“价格战”逐步进入尾声,消费者价格预期得到稳固,观望情绪缓解,需求缓慢释放带动车市改善。部分地方政府适时出台激励政策,在购车优惠政策和车企销售策略确定性回升的共同作用下,行业预期逐步企稳改善。
發仔说:
“虽然沽空比率的抬升,往往会意味着港股的下跌。但根据历史数据,每当沽空比率创下新高,都是一个阶段底,或者超级底。如果是在个股上,通常沽空比率一般不超过20%,一旦在20%以上,则表明空头在该个股的盘面上占据着比较大的份额,“空军”的力量也就越大。”
本文部分内容整合自第一财经、财联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