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湾区早参】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开启产业化发展新阶段;黑色系反转时刻到了

2023-05-29 09:11

一、宏观经济:


1、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20亿元、20亿元、20亿元、70亿元、50亿元。

2、中国企业首次发出“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书,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基础研究合作,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

3、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表示,专家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4、重庆市制定出台《卓越工程师赋能专项实施方案》,将通过规范培训运行、强化组织保障,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育。

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4月下降18.2%,降幅较3月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国家统计局指出,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8%,实现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汽车行业因同期基数较低,利润大幅增长20.4倍。

二、行业动态:


1、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远大医药和武汉汇海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远大医药违法所得1.49亿元,并处罚款1.36亿元;没收武汉汇海违法所得3092.48万元,并处罚款412.68万元。

2、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落幕,签约项目71个,投资金额613亿元;参会观展人数创历史新高,规模空前。

3、第十届家博会在江西赣州开幕,现场签约项目21个,签约总金额325.5亿元。

4、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4月,汽车行业实现收入2860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1123亿元,增长3%,汽车行业利润率3.9%,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4.9%的平均水平仍偏低。

5、大众安徽将继续投资安徽合肥,计划总投资231亿元,生产基地(一期)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亿元,车型上市前研总投入约90.5亿元。

6、安徽省将加快公务用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等新能源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原则上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

7、2022年国内核电核准速度和数量创2009年以来新高。业界对今年新项目核准开工预期普遍乐观,去年核准节奏有望延续。另有多家核电供应链企业表示,在手核电订单已重回历史高位。

8、在面板厂商扭亏策略积极推动下,5月LCDTV面板价格预计维持较大幅度上涨。而随着面板厂商盈利水平修复,6月起LCDTV面板价格涨幅或将有所收窄。

9、国内新型储能市场正进入规模化的新阶段,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在各地加速落地,今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80亿元。

三、大报头条:


1、中国证券报


A股蓄势待发券商看好两条主线


经历4月的震荡后,5月以来A股市场整体回调趋势较为明显。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A股市场的调整是底部第一波上涨后的休整,在市场震荡蓄势阶段,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将显著提振市场。从配置的角度出发,券商在继续看好数字经济、AI(人工智能)主线的同时,对消费板块也青睐有加。截至上周五收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创出阶段新低,而年内表现相对较强的上证指数5月月线也已“翻绿”。不过基于对基本面和市场面的分析,业内人士认为距离市场阶段调整结束已为时不远。


停牌收购!房企“1元股”紧急跨界新能源


荣盛发展5月2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盟固利”)68.38%股权。因该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26日上午开市起停牌。Wind数据显示,荣盛发展最新收盘价为1.17元/股,距离跌破面值仅一步之遥。


狂潮退去主动型行业主题基金何去何从


若问谁是公募市场最受热捧的“香饽饽”,过去两年,这一答案无疑是行业主题基金。在动辄翻倍的业绩魅力下,无论消费、新能源、医药还是半导体等行业主题基金,均被推至闪亮的舞台聚光灯下,令亿万基民竞相追逐。与此同时,基金发行趁热打铁,相关新基金批量“出厂”。但烦恼接踵而至。伴随着市场风格转向,多类行业主题基金业绩掉头直下,相继出现大幅回撤。基民难言赚钱的同时,主动型行业主题基金的超额效应也难敌细分行业ETF。公募基金大规模转向行业主题投资,究竟是孰之蜜糖孰之砒霜?对投资者而言,行业主题基金究竟具备怎样的价值?

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开启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中国商飞副总经理魏应彪表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大飞机事业已经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2、上海证券报


景气回暖大单频现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直接为海上油气田群供电,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向“绿电时代”迈出了关键一步。事实上,这也是海上风电加速迈向深远海的一个缩影。深远海环境复杂,固定式海上风电建造成本和建造难度较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正成为开发深远海的主要办法。

增加运力投入沪市航空公司频传复苏信心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厦门空港等一批沪市航空机场公司,近日集中召开业绩说明会,积极向投资者传递“打开困局,坚定信心,迎接旺季”的一系列好消息。随着国内外出行限制放松,沪市航空机场公司纷纷增加运力投入,布局国内外航线,静候行业旺季。

民企融资爬坡过坎金融支持“几家抬”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贷款快速增长,增速高于人民币贷款整体增速。但在亮眼的金融数据的另一面,微观主体信心偏弱、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无法忽视。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对于投资扩产仍在观望,也有不少民营企业试图创新转型、开拓市场,新的融资需求也随之而来。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民营企业稳定发展预期。总体看,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有所提升,信贷成本、放款效率、获取信贷产品的便利程度等均有明显改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几家抬”的政策合力有望持续发挥作用。

首家,正式宣布破产!为谁敲响了警钟


近日,新华信托在进入破产程序近1年后正式宣布破产,打破了信托法颁布以来信托业“0破产”的纪录。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首家破产信托公司的出现,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风险较高的信托公司或将以市场化的方式退出,风险化解也将随之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

3、证券时报


贵到离谱!短短20多天变“刺客”,涨到300元一个


明明五一前后,20几块钱一斤的榴莲还在让不少消费者狂喜,纷纷在社交平台开盲盒、晒榴莲自由,怎么短短20来天,榴莲价格就又翻了倍,转身变成“榴莲刺客”了呢?据记者搜索各大生鲜平台发现,金枕榴莲不是没货,就是价格动辄两三百块一个,这价格属实是刺痛了榴莲爱好者的心。不是说今年榴莲价格要便宜吗?还在等九块九的榴莲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榴莲价格大涨?我们还能吃到便宜的榴莲吗?因为抵不住直播带货、话题发酵带来的国内消费供不应求。

东风汽车澄清:与武汉市财政局、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均无债权债务关系


东风汽车(600006)5月29日早间发布澄清公告,关注到武汉市财政局、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长江日报》发布债务催收联合公告,债务单位涉及东风武汉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公告中提及的债务单位东风武汉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公司无任何股权关系和业务往来,本公司与武汉市财政局、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均无债权债务关系。


价格止跌,检修钢厂恢复生产,黑色系反转时刻到了?


黑色系商品上周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周一至周四不断创出阶段新低,上周五止跌反弹,周线上几个品种均收出带下影线的光头阴线。“黑色系商品的下跌主要源于弱需求,而上周五的上涨源于前期连续下跌后的超跌反弹。”中钢期货黑色分析师赵毅说。

又一家!还是“世界500强”旗下房企,14万股民注意了


A股优胜劣汰机制正在加速“问题公司”出清。继ST粤泰后,ST阳光城也可能因收盘价连续低于1元,提前锁定“1元退市”。截至5月26日收盘,ST阳光城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若5月29日公司收盘价未能涨停,则将提前锁定“1元退市”。华泰柏瑞基金表示,注册制改革将畅通多元退出渠道,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未来“1元退市”会明显增加,成为强制退市的主因。A股市场得以形成良性循环,摆脱“长胖不长高”的问题。

4、证券日报


淘宝天猫“618”预售开启互联网电商板块如何布局?


5月26日晚上8点,淘宝天猫“618”预售正式开启。据悉,今年将有超6000万种商品在“618”集中打折,天猫跨店每满300减50,淘宝跨店每满200减30。此外,今年“618”还推出了“聚划算直降专场”,会场商品单价五折起。今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提升,利好互联网电商板块业绩回暖。今年,淘宝天猫“618”是历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届,有望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抑制较久的需求也会在淘宝天猫“618”活动中集中释放,利好互联网电商板块短期走强。

银行主推银保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抢占“C位”


近日,部分储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经理再度将银保产品作为主推的对象。记者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预定利率在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成为保险公司银保渠道营销的“拳头”产品,深受银行客户的追捧。银行主推银保产品,是由现阶段理财产品的供需格局决定的。理财产品净值化后,收益率随市场波动,无法有效匹配传统理财用户对保本刚兑投资的潜在需求,保险理财产品因其稀缺的刚兑属性开始受到投资者追捧,以增额寿险为典型代表。就银保渠道的产品演化来看,储蓄型保险产品具有刚需属性,且与银行客户契合度高,有望在较长时期内成为银保渠道的主流产品。

订单在手“心不慌”轮胎企业海外扩产忙


经历了此前的低迷行情,轮胎企业迎来了久违的复苏气息。近期,多家轮胎行业上市公司表示,需求正在逐渐修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旺盛。更有企业为了应对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前在海外开拓产能项目,确保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为271万吨,同比增长11.8%;出口金额为474.61亿元,增长20.4%。其中,今年4月份,中国橡胶轮胎出口总量为73万吨,同比大增14%,保持高位水平;出口金额为127.08亿元,同比增长21.8%,出口均价同比继续上涨。


N型电池TOPCon受热捧供不应求企业稳中布局


近期,作为未来趋势N型电池下TOPCon技术备受市场关注,多家公司相继公布进展公告。 多家上市公司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TOPCon订单向好甚至供不应求,在产能布局上偏于求稳。还有部分企业直言,未来更加看好异质结电池技术,期待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昨日沪深港:


沪深股市:周四,A股三大指数午后探底回升,跌幅收窄,截至收盘,沪指跌0.11%,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05%。

港股:周四,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93%报18746.92点,国企指数跌2.23%报6333.6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25%报3691.16点。

港股通资金流:周四,北向资金净流出83.10亿元,沪股通净流出44.21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8.89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83.65亿元,港股通(沪)净流入45.00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38.65亿元。

五、隔夜外盘:


美国股市: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报33093.34点,标普500指数涨1.3%报4205.45点,纳指涨2.19%报12975.69点。

欧洲股市:周四,德国DAX指数涨1.2%报15983.97点,法国CAC40指数涨1.24%报7319.1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74%报7627.2点。

日韩股市:周四,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118.45点,涨幅0.39%,报30801.13点。韩国综合指数收盘下跌12.76点,跌幅0.50%,报2554.69点。

六、研报精选


1、国联证券发表研报表示,奈雪的茶(02150)作为高端现制茶饮行业龙头之一,以“茶+烘焙”的经营理念,将社交属性引入品牌建设与门店布局。2020年底奈雪的茶推出全新PRO店型,初探门店模型优化之路。多举措下公司于21H1经调净利转正,若剥离疫情影响,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升。考虑到奈雪的茶疫情恢复后将具备较大业绩弹性,且长期来看PRO店净利增长逻辑清晰,结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9倍PE,对应目标价为10.96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高盛TechNet亚太部门会见了京东(09618)管理团队,讨论了包括京东零售的增长前景、第三方拓展策略和盈利展望等关键议题。高盛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的目标价为65美元/256港元。

3、大和发表研报表示,滔搏(06110)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5%至18亿元人民币,随后该公司的股价在下一个交易日下跌了11%,该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预计2023财年下半年的净利润率较预期偏弱,2024财年至今收入恢复速度较慢以及市场情绪疲软。该行续指,考虑到2023财年的业绩,将2024-2025财年的每股收益预期调低3-4%,维持其“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7.5港元(之前为7.3港元)。

4、大和发表研报表示,小米集团(01810)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尽管智能手机、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疲软,导致收入受到压力,但由于零部件和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效率优化努力,毛利润和营业利润率有所改善。核心营业利润率(不包括对人工智能和其他新举措的投资)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4.9%提升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7.1%。维持对小米集团的“跑赢大市”评级,并将目标价维持在12港元。

5、国信证券发表研报表示,阿里健康(00241)由阿里巴巴控股,核心业务为医药电商,2022财年医药电商业务占公司总营收97%,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和数字化溯源服务为医药电商实现导流和赋能。本财年公司受益于疫情大面积过峰,消费者对于线上购药需求显著提升,长期看疫情影响消退,购药需求部分减弱,考虑公司医药网络零售龙头地位稳固,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对公司流量和履约能力持续赋能,维持目标价6-7港币,相对当前股价上涨空间为22%-43%,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