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5-12 08:03
【今日头条】
恒指季检结果今日揭晓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将公布恒生系列指数三季度审议结果(审议考察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其中包括恒生、国企、恒生科技等港股主要旗舰指数,以及与港股通可投资范围密切相关的恒生综合指数的局部调整。
对于本次恒指季检,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综合统计数据显示,追踪旗舰指数的被动资金规模大,合计约449.8亿美元,因此潜在成分股变动以及相应资金流向值得重点关注。
中金称,与MSCI指数调整类似,部分主动型资金仍不排除会根据调整公布结果采取一定的套利操作,但被动资金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追踪误差将选择在生效前一个交易日(即6月2日)调仓。届时相关股票成交会出现远大于平时的“异常放量”情形,特别是在尾盘。
该行估算快手-W、京东健康、蔚来-SW、理想汽车-W、携程集团-S、太古地产、邮储银行、京东物流等排在恒生指数顺位前列, 有可能成为被纳入的潜在候选者。
LiveReport大数据测算指,在5月12日的季度检讨中,有望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标的是粉笔;若纳入,则该股或于6月5日调入港股通。
有望在8月底的定期检讨中,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标的包括:珍酒李渡、融创中国、特海国际、九方财富、中广核矿业、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三叶草生物-B、合景悠活、香港航天科技等或将被剔除。
【大势展望】
港股ADR指数上涨0.48%
隔夜美股截至收盘,道指跌221.82点,跌幅为0.66%,报33309.51点;纳指涨22.06点,涨幅为0.18%,报12328.51点;标普500指数跌7.02点,跌幅为0.17%,报4130.62点。
京东(JD.US)绩后上涨超7%引领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扬,谷歌A(GOOGL.US)延续昨日涨势上涨超4%,继续带动流媒体概念股涨幅居前,氢能源、金属、石油板块表现疲软。
港股ADR指数上涨,按比例计算,收报19838点,较香港收市上涨94.86点或0.48%。
【热点前瞻】
中国央行:4月新增信贷7188亿元 M2同比增长12.4%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
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12200亿元,预期20000亿元,前值53800亿元。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预期14025亿元,前值38900亿元。
国资委:推动央企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
5月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引领带动我国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要强化顶层设计,增强国资监管工作协同和政策协同,抓紧优化考核、薪酬、主责主业、投融资等监管政策,打好组合拳,为中央企业更好服务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港交所:将于5月27日及6月3日安排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模拟演习
港交所公告,为协助结算参与者熟习香港证券市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的运作,香港结算将于2023年5月27日及2023年6月3日安排模拟演习,供结算参与者以练习跨柜台证券转换运作。
国家移民管理局:5月15日起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调整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学生逗留签注有效期,进一步保障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员往来,促进服务对外开放。
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阶大幅下跌,M10单晶硅片周环比降幅16.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文称,本周硅片价格阶大幅下跌。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价格区间在5.0-5.4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25元/片,周环比降幅为16.4%;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价格区间在7.0-7.6元/片,成交均价降至7.28元/片,周环比降幅为9%。本周市场成交价格混乱,成交量普遍偏小。价格大幅下跌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本周价格降幅横跨两周,因此跌幅略显夸张,但实则经历了两轮阶段性调价;其二是传导原材料降价空间,并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
交易商协会对建设银行启动自律调查
基于监管部门反馈线索,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已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涉嫌违规行为开展自律调查。
“世界第三大锂生产商”横空出世全球锂业格局会否大改?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锂矿公司Allkem目前已同意与美国锂电池公司Livent合并,这笔交易将创造一个市值达106亿美元的锂生产商,或将撼动全球锂行业。目前,这两家公司在阿根廷和加拿大拥有矿产,2023年的产量约相当于全球锂供应量的7%。两家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按预估产能计算,到2027年,新成立的公司实体将成为“世界第三大锂生产商”。
5月11日下午,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600吨工业级碳酸锂(碳酸锂主含量小于99.6%,高于99.2%)拍卖,最终以24.1万—25.1万元/吨成交。这一价格不仅高于当日国产工业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也高于当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新能源汽车下乡细则还在准备过程中
在5月11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介绍,此前国常会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下乡细则,相关部委还在准备过程中。
中芯国际(00981):一季度净利润15.91亿元 同比下降44%
中芯国际公告,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实现营收102.09亿元,同比下降13.9%;一季度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4%。目前,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
展望2023全年,虽然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但下半年复苏的幅度还不甚明朗,整体来说,尚未看到市场全面回暖,因此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我们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更好。
邮储银行回应李嘉诚减持:系基金会日常财务安排
对于5月11日李嘉诚基金会减持邮储银行2249.30万股H股一事,今日晚间邮储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相关人士回应说,李嘉诚基金会与邮储银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基金会对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并无意见。基金会成立旨在推动慈善公益项目,投资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慈善用途,本次基金会减持邮储银行股份是日常财务安排。
【个股点晴】
广深铁路股份(00525):公司或进军高铁运营领域
广深铁路股份近日公布,一季度取得营业收入61.46亿元,同比增加2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3.9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57元。报告期内扭亏为盈归因于铁路客运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客运收入随之增加。
消息面上,兴业证券此前指出,广深铁路资产区位优越,连接深圳、广州两大核心城市,同时开行过港直通车,充分享受奥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2021 年开始,公司增开长距离跨线动车组列车,且年底实现了和赣深铁路互联互通,利润率提升。未来公司有望全面进军高铁运营领域,届时公司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中信证券则表示,“中特估”行情持续发酵,在前期PB修复的基础上,建议关注具有基本面支撑的三条主线。其中,该行推荐关注改革释放潜力的广深铁路等。
京东集团-SW(09618.HK):一季度收入为2430亿元
京东集团-SW(09618.HK)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430亿元(354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1.4%。2023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74亿元(69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34.5%。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4亿元(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为人民币79亿元(11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人民币47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4.6%,2022年第一季度为3.6%。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3亿元(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损失人民币30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6亿元(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0亿元。此外,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240%。
【头条公告掘金】
京东健康(06618):业务保持强劲增长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4.2%至139.5亿元
智通财经APP讯,京东健康(06618)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的未经审计最新资料,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139.5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加54.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11.57亿元,同比增加107.8%;经营盈利7.95亿元,同比增加1190.4%。
点评:
公司在处方外流,网售药品新规落地,互联网线上下服务渗透率提高下财务表现会持续提升。
公司23年Q1实现收入139.5亿元(+54.2%)。截至23年Q1年度活跃用户数超过1.597亿人,相比22年的1.543亿人有小幅提升。受流感高发季、滋补调养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居民有持续囤药需求,带动处方药和滋补保健等品类上涨。公司平台品类、供应链和服务等优势突出,用户粘性和心智提升带动收入大幅增长。
Q1实现经营利润8.0亿元(+1190.4%),实现经调整经营利润11.6亿元(+107.8%),分别对应经营利润率5.7%(+5.0pct)和经调整经营利润率8.3%(+2.1%)。利润率提升主要受高毛利产品增长拉动,同时疫后履约压力亦得到缓解。
Q1公司平台日均问诊量超过40万,对比22年的30万进一步提升。公司为全国超过20万罕见病病人提供线上用药咨询和问诊等服务,在常见病方面探索AI和互联网应用以提质增效。
【重点公告掘金】
中芯国际(00981)公布一季度业绩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31亿美元环比减少40.1%
智通财经APP讯,中芯国际(00981)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销售收入为14.623亿美元,环比减少9.8%,同比减少20.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31亿美元,环比减少40.1%,同比减少48.3%。每股盈利0.03美元。月产能由2022年第四季的71.4万片8吋约当晶圆增加至2023年第一季的73.225万片8吋约当晶圆。
点评:
公司的业绩会在早上8:30-9:30,会有相应对于晶圆代工市场以及公司研发进程的细节。从数据表现来看,略超出之前的指引。公司之前指引为收入同比下降20.8-22.5%,实际下降13.9%,利润率水平处于指引的上部(19-22%)
根据公告,二季度指引超预期环比增长,二季度触底反弹。二季度公司预计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到7%,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毛利率预计在19%到21%之间。
展望2023全年,虽然二季度收入触底回升,但考虑下半年复苏的幅度还不甚明朗,因此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产能:公司依据扩产计划推进相应的资本开支。目前,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
【港股重要公告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