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跳水!“中特估”概念急刹车,恒指再失守2万点,发生了什么?

2023-05-09 17:10

今日,港股市场是在震荡中低位盘整,整体表现低迷。午后主要指数也集体跟随A股也上演了大跳水。截至收盘,恒指跌2.12%再度失守2万点大关,国指跌2.36%,恒生科技指数跌2.95%。盘面上,大型科技股下跌明显,百度跌4.46%,腾讯、快手跌超3%,美团、网易、京东皆跌超2%

半导体股跌幅最为明显,中芯国际下挫超7%,医药类股全线下跌,体育用品股、濠赌股、手游股等多数下跌。反之,中资券商股在弱势中涨幅尤其亮眼,内险股、内银股走势分化,石油股继续走强。

互联网巨头们进入业绩披露窗口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5月,互联网业绩窗口临近。其中,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网易、快手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将进入业绩披露窗口。

平台经济是今年经济复苏的一大看点,市场对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一季度业绩也是格外关注。

此前,摩根士丹利预测阿里巴巴一季度总收入将同比增长1.8%至8686亿元,净利润获增长2.5%至502.75亿元。国信证券预计京东集团一季度营收2377亿元,同比减少1%。招商证券预测美团一季度的收入为572.7亿元,同比增长23.5%。

互联网科技股在港股市场举足轻重,尤其是对恒生科技指数影响巨大。随着业绩的即将公布,是否会超预期和复苏的力度强弱可能将成为博弈的焦点。

国信证券对此表示,目前海外加息近尾声,但降息的讯息还比较模糊,因此高利率环境还将维持。该机构估计互联网公司的一季报总体不错,目前调整较为充分,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它们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但在降息来临之前,像去年10-12月份的估值快速上修概率不大。

“中特估”能否继续发力?

4月中下旬以来,内外部担忧再度拖累港股投资者情绪。市场对于美国债务上限、商业地产贷款违约和区域性银行流动性风险再度加剧的担忧,冲击港股风险偏好。

不过近期,“中特估”主线如火如荼,央国企标的成为了“香饽饽”。不过对比A股,港股央国企相对表现则较为温和。

中信证券表示,在美联储大概率已结束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流动性预期的改善料在5-6月份为港股打开估值修复窗口。展望5月表示,港股基本面优势依旧显著,“中特估”主题或将推动南向资金延续流入;而5月底也是MSCI的季度调仓时点,外资有望重新回流港股,建议关注四大主线:

1)对利率敏感的成长性板块,如互联网、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 
2)受益出游旺季到来的出行产业链,特别是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的航空股; 
3)地产竣工明显提速利好地产后周期,尤其是夏季来临背景下的家电股; 
4)“中特估”主题。 

此外,对比A股和港股的央国企标的,国君戴清团队指出,从体量、行业覆盖范围等角度来看,两地央国企的特征极为相似。首先,港股央国企中注册地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占51%。总资产层面来看,港股央国企所属央企集团总资产体量与A股相近。其次,港股央国企所属央企集团涵盖了A股央企集团的关键行业,包括能源、电信、资本货物、金融、保险等。

该机构指出,港股央国企相对A股具有更低估值的优势

1)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A股和港股均有所调整,但A股依靠着TMT行情和“中特估”等投资热点持续轮动,而港股对于主题投资淡化更加重视企业的业绩兑现和持续盈利能力,相对A股表现较弱。此外,中美关系扰动和美国银行业风险对港股的冲击也更大,AH溢价指数持续攀升。

2)近期“中特估”主题推动A股电信、能源、建筑等板块上扬,港股涨幅不及A股,AH股溢价率升高。

3)港股估值显著低于A股,当下沪港AH溢价指数已经达到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续如果资金对港股央国企的认可度上升,AH溢价收敛将带来港股补涨的行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