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5-08 12:30
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4月上证指数涨1.5%,区间最大涨幅为3.0%,而恒生指数下跌2.5%。港股表现弱于A股,AH溢价指数进一步攀升。
该行认为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放缓,中美关系扰动投资者情绪,对港股市场形成压制,此外,A股“中特估”表现较强,央国企支撑大盘走势,但港股反应不明显,AH溢价处于历史高位,港股的估值显著低于A股,预计后续AH均上涨但港股补涨空间或更大。
申万宏源:“中特估”国企/央企高息股 (名单)
中特估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指一些估值低 、分红高,可望受惠于估值上调的股份。
能源:煤炭、原油等传统能源领域的优质国企龙头,其盈利的稳定性抬升。能源结构转变大背景下,传统能源的新增供给更加克制。企业资本开支降低,大宗商品价格和行业利润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带来充沛的现金流,可用于分红的比例大幅提高。
相关个股:兖矿能源、中国神华、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
电讯营运商:5G渗透率提升,核心业务迎来增长拐点;数字经济政策支持下,云等新业务持续发力,迭加数字化转型有望驱动业绩长期增长。
相关个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公用事业:双碳背景下,在国家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新旧能源应接不暇,加之需求侧的持续增长,电力供需紧张或成为中长期常态,倒逼机制理顺和行业改革加速推进。建议关注火电转型绿电板块 (看好其新能源分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绿电运营商。
银行: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房地产行业风险好转数个季度之后,2023年年底最迟2024年,全球资金有望再配置港股的优质内银股,届时优质内资银行股金受益于「复苏持续发力+地产边际改善」、息差改善、资产规模扩张、资产质量。
相关个股: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
海通证券:近期港股表现弱于A股,AH溢价指数进一步攀升
4月上证指数涨1.5%,区间最大涨幅为3.0%,而恒生指数下跌2.5%。4月下旬市场开始担忧经济复苏斜率能否维持,加之部分高频数据走弱,A股和港股均有所调整。港股相对A股更弱,主要由于A股在TMT、“中特估”等热点持续轮动,支撑A股的行情,而港股投资者更注重基本面,对国内经济更敏感,而对主题行情参与较少。
此外,中美关系扰动和美国银行业风险对港股的冲击也更大。A股和港股走势的差异扩大导致近期AH溢价指数持续攀升,4月涨幅达2.1%,截至2023/4/28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处于2006年以来83.3%百分位。A股和港股走势的背离自1月底就已经开始显现,1月30日以来沪深港AH溢价指数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
A股“中特估”表现较强,央国企支撑大盘走势,但港股反应不明显
近期A股大盘走势较强,与“中特估”行情下央国企表现较好有关。4月A股央国企累计涨幅10.3%,1月30日以来为16.3%,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的-3.8%和-15.9%;港股央国企4月平均涨幅5.6%,1月30日以来为6.8%,也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的-2.5%和-17.8%。相比较而言,A股央国企表现明显优于港股,4月A股央国企相对港股的超额收益为4.8个百分点,1月30日以来为9.5个百分点。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央国企涨幅不及A股主要在于港股投资者对“中特估”行情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港股市场外资依然占主导,更注重基本面改善对股价的支撑,而非单纯估值的提升,这就导致港股央国企折价率的攀升,进而推动AH溢价指数的上涨。
AH溢价处于历史高位,未来港股补涨空间或更大
近期A股和港股有所调整,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以AH同步上市的企业为对象计算估值,这些公司在A股的PE(TTM)/13年来分位数为9.4倍/35.2%,PB(LF)/13年来分位数为1.0倍/13.0%,但在港股的PE/13年来分位数仅为6.3倍/10.2%,PB/13年来分位数仅为0.7倍/10.4%。
港股的估值显著低于A股,加之AH溢价处于历史高位,未来有望再度收敛,预计后续AH均上涨但港股补涨空间或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