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估值400亿美元!强生旗下消费品公司计划上市,或成美股IPO“风向标”

2023-04-25 23:08

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本周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旗下消费者健康公司Kenvue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股价定在20至23美元。

按照上述股价区间计算,此次分拆的估值约为400亿美元,可能成为今年以来美国市场低迷时期规模最大的IPO。强生表示,已启动了逾1.51亿股普通股IPO路演。

该文件称,Kenvue估计此次IPO将产生约315万美元的净收益。这些收益和相关债务融资交易的任何利润将归强生所有。Kenvue的股票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代码为KVUE。

该公司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初步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是此次IPO的主要承销商。

强生此前表示,预计将在2023年中后期完成与Kenvue的分离。该公司指出,在首次公开募股后,它将持有17亿股Kenvue普通股,占分拆后公司总股份的91.9%。去年,强生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减持其在Kenvue的剩余股份。

强生的消费者业务生产著名的非处方药,包括泰诺(Tylenol);创可贴及其他创可贴;婴儿护理产品,如强生婴儿洗发水;以及Aveeno和Neutrogena等护肤产品。该业务部门计划更名为Kenvue,去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49.5亿美元,约占强生总销售额的15.7%。

Kenvue将成为今年迄今美股规模最大的IPO。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美国传统IPO在2023年仅筹集了23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开局。去年,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筹集的资金比至少20年来的任何一年都要少,因为投资者在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避开了高增长公司的股票。

由于股市的波动和经济的不确定性,许多公司都避开了上市。一些私营公司的高管说,他们很难预测未来的收入,这使得向公众投资者推销股票变得困难。一些顾问说,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和食品杂货配送公司Instacart等知名公司正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IPO, Kenvue等公司的成功上市可能会鼓励它们推进IPO计划。

IPO市场上一个罕见的亮点是企业分拆,即利用标准IPO框架从母公司分拆出来的公司。投资者倾向于在困难的市场中更看好这类IPO,因为它们通常是成熟的企业,有稳定的利润。Kenvue在2022年创造了21亿美元的净利润。

例如,英特尔公司将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分拆出来,Mobileye Global于去年登陆美股。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在2021年或2022年通过传统IPO方式上市的公司中,逾85%的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与此同时,Mobileye的股价较21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一倍多。

强生在2021年公布了剥离消费者部门的计划,称该部门已经从制药和医疗设备部门中分离出来。近年来,消费者部门的销售增长和利润率普遍低于其他部门,后者也更依赖于成本高昂且耗时的研发。

消费者部门第一季度收入增速加快至7.4%,原因是感冒和流感季节推动泰诺和其他非处方药的销量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Kenvue的销售额将出现温和增长,因为它将与宝洁(Procter & Gamble)等消费品巨头、拜耳(Bayer)和赛诺菲(Sanofi)等制药商旗下的消费保健部门,以及最近从葛兰素史克(GSK PLC)剥离出来的Haleon等消费品公司展开竞争。据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估计,Kenvue今年的年销售增长率约为4%,2024年为2%,2025年为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