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4-19 11:38
转自:懒猫的丰收日
有小伙伴留言,想看关于印度股市的分析。
指数猫看了下印度股市的走势,和美股叠在一起,乖乖!这走势就连十年长牛的美股都被pk下去了。
过去20年,印度Sensex30指数涨幅超过17倍,而标普500指数涨了3.5倍,纳斯达克指数涨了7.5倍。
完全吊打!这挺让人叹为观止的。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汇率的因素。过去20年里,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了42%以上,其中最近5年就贬了21%。
这就意味着,如果算上汇率贬值因素,印度Sensex30指数近20年相对美股的涨幅,要打近一半的折扣。
不过即使是汇率贬值,印度Sensex30仍然牛气冲天。
从近5年来看,该指数与标普500走势很相近,并且去年因为美联储疯狂加息,标普500跌了近20%,但该指数依然顶住了压力,逆势收涨。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市场,未来走势如何,就受到很多小伙伴的关注。
尤其是进入2023年以来,因为印度首富被做空事件,印度股市遭受了重创。
今天指数猫就来从多个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01
印度股市为什么长牛?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印度股市长牛的原因。
一方面是股市起始时间早,有百年多历史。
印度股市起源于1830-1840年间孟买存在的场外交易市场。
到1875年,类似于美国梧桐树协议,22名股票经纪人成立了亚洲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BSE)。
与美国类似,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受英国影响大,较好继承了英国经济制度,更重视资本市场。
另一方面,就是对外资的高度开放。
印度自1992年进行自由化改革开始,股市就进入了上涨通道。
1992年,印度决定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印度股市的IPO迎来超级大扩容。同时每年也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退市。
多年来,印度不断加快金融市场的门户开放,吸引了外资的涌入。
2014年-2015年,外资在印度股市的成交量占比达到50%。2019年3月份,外资占比一度达到58%的顶峰。
再就是经济方面的因素。
印度Sensex 30指数自1992年以来经历了长期增长,但这主要发生在2000年之后,这段时间正好呼应了印度成为世界上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
发展到今天,印度股市较为成熟。
根据现有数据,截至2021年2月底,外资机构持有印度股市的市值占比为38%,内资机构占比约为23%。
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有助于提高印度股市的投资水平和市场活力。
当然最近两三年,印度股市上涨的背后也少不了散户的功劳。
由于疫情期间,印度央行采取了大放水措施,大量资金涌入印度股市,印度民众看到牛气冲天的股市,也是争相入市。
至去年8月底,印度散户投资者在日均成交量中的占比从2020年3月的39%,上升到了52%,在去年还帮助缓冲了股市下跌。
02
印度经济
现在的问题是,当前位置印度股市到底贵不贵?
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印度经济增长、国内外的政策、股市的估值、外资的态度及市场情绪等。
先来看下对印度股市影响较大的印度经济。
目前外界对印度经济还是比较看好的,毕竟较高的增速就摆在这——2022年印度GDP增长了6.7%。
2022年印度GDP已经超越了曾经的宗主国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印度民众甚至盘算起了经济总量何时能够排进世界前三。
印度央行的预测已经出炉了:以当前6%以上的增速,印度有望在2025或2026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越德国,在2027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1)印度为什么这么乐观?
首先是人口。
印度人口已经超14亿,有望晋级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而印度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7岁,并且人力成本极低,这意味着年轻廉价的劳动力,自然就备受外资的亲睐。
近些年,就有许多大公司跑去印度投资建厂,促进印度工业、制造业发展,也有力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增长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消费。
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依靠“出口驱动”的路径不同,印度经济增长更多是靠内需拉动。
在印度,个人消费占GDP的六成,是印度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
反观印度进出口,只占GDP的三成左右,对于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这个比例明显是偏低的,比如越南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80%。
除此之外,最近两年印度似乎还获得了一些地缘政治红利。
在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向印度开出了很多的“好处”,希望拉拢印度,印度在冲突后也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往来,两国经贸关系在冲突后得到很大提升。
当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时,印度却大量接收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经过简单加工后,倒卖给欧洲,赚取二手差价,西方国家也并未过多干涉。
其他方面,印度的面积位列世界第七、亚洲第三,是全球第五大煤炭资源国,最最重要的是,印度工业、制造业起点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光是以上这些条件作为基本盘,印度也很容易成为“被炒作”的对象。
2)但需要注意,印度经济发展的阻碍也很明显。
看看印度的经济结构,2020年印度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第二产业工业的占比不到30%,第一产业农业的占比将近20%。
与很多国家大力发展工业,拼命追赶工业化浪潮不同,印度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虽说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软件外包和制药大国,但印度工业、制造业至今较为薄弱。
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度一直在13%-17%左右。
相比而言,越南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明显上升,2021年甚至上升到了24.62%。而在2014年左右,这两个国家情况还是一致的。
参考西方国家的发展,一般第二产业是在第一产业的剩余上发展起来的,而第三产业是在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剩余上发展起来。
印度脱离了工业基础支撑的服务业只是相对孤立地发展,且多依赖西方国家的市场需求,未与国内其他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即便如计算机硬件、电子元件等高度相关的产业,都未能享受到本国计算机软件行业红利而充分发育。
印度制造业薄弱还有一个基本原因是,印度人口文化素质很难适应现代化制造业的需要。
目前印度成年人的识字率仅为74%,也就是说印度有近四亿文盲。
而且印度对非文盲的定义很低,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是文盲,所以这个数字实际会更高。
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因素——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民众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而首陀罗之下还有一个被称为“贱民”的达利特。
其中,最低级的达利特的总人数有2.8亿之多,在全印所占据的工作岗位之比只有1%,且只能从事清理下水道、运输垃圾等最低级的工作,薪水微薄到难以养家糊口。
这些人群养活自己都困难,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尽管印度立国以后就废除了种姓制度,但这种阶层枷锁依然存在于印度的社会生活中。
制造业薄弱,反过来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大量人口无法就业,还会拖慢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
印度服务业较为发达,但像写代码搞软件、做翻译、给西方人做客服中心这样的工作,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
印度的整体劳动参与率仅为44.9%,在印度,就连城市都几乎不能充分就业,更别说几亿的农村人口了。
事实上,印度有60%的人都是从事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为主,这类人大多以低种姓人群为主。
但由于印度工业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就不高,对经济的贡献度也就不高。
加上印度的农村土地归私人所有,农民只有租用地主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也没办法形成有效的劳动力。
此外,印度经济还面临地方各邦权力过大,没有统一的语言和统一的市场,宗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力过大等等阻碍。
所以,虽说人口数量是优势,但印度的人口能不能充分转化为人口红利,是要打问号的。
总结来说就是,印度经济肯定也会有天花板,但距离这个水平可能还有一段路。
03
估值情况
再来看下印度股指的估值情况。
看估值有个问题,就是选哪个指数看呢?
目前印度市场有代表性的股指有两个,一个就是开篇提到的Sensex30指数(敏感30),还有一个是Nifty50指数(漂亮50)。
这两个指数走势都很强,Nifty50过去20年涨了16倍,稍逊于同时期Sensex30指数的涨幅。
但是很无奈,目前国内并没有跟踪这两个指数的基金。
原因是,这两个指数都囊括了印度市场最头部的几十家公司,Sensex指数30只成分股,主要由金融股及其他大市值股构成,其市值占孟买证交所总市值的比重达到约45%,
Nifty50则是由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中最重要的50只个股编制而成。
印度市场可以说是大盘股的天下,而印度也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有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些公司一旦被外资持股达到上限,就没法再进一步增持了。
除开这两个指数,印度市场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数是MSCI印度指数(935600.MSCI)。
目前,国内跟踪印度市场的被动型基金,只有工银瑞信印度基金(QDII-LOF-FOF)这一只。
这是一个FOF,即基金中基金,就是说它不直接投资股票,而是投资跟踪印度市场的基金,它的持仓主要是以MSCI印度ETF为主。
根据去年四季度的报告,工银印度基金前十大成分基金有领先MSCI印度指数UCITS ETF、iShares安硕MSCI印度ETF、WisdomTree印度盈利基金、iShares安硕印度50 ETF等,权重占比在84%以上。
如下表。
工银印度基金的业绩基准主要是中信证券印度ETP指数,这个指数和MSCI印度指数的走势非常贴近。
另外,国内还有一只跟踪印度市场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泰达宏利印度(006105),它的业绩基准主要对标的也是MSCI印度指数。
所以,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MSCI印度指数。
目前MSCI印度指数有113只成分股,代表印度市场大中型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沪深300。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截至2月28日,MSCI印度指数的市盈率已经回落到23倍,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相比于2005年5月以来的历史中位数(21.6倍),以及平均值(21.7倍),目前市盈率仍处于中等偏高的位置,性价比不算高。
04
未来潜力如何?
最后再看几个方面,一是印度国内外的货币政策。
目前多数分析师预期,印度央行将调整政策立场,由中立转向宽松。
不过由于印度核心通胀居高不下,印度央行表示对于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抱持开放的态度。
全球主要央行这边,美联储加息周期已进入尾声,但是否会很快降息还存不确定性。
其次,外资和市场情绪。
有资料显示,进入2023年,外资大幅流出印度,1月外资就抛售了约40亿美元。
这部分是受印度首富被做空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印度股市的估值在亚洲最高。
去年印度股市表现非常突出,在全球股市总体下跌18%的情况下,MSCI印度指数依旧获得超4%的涨幅,难免相对抬高了估值。
目前,印度市场大盘成交量相较1月份有明显回升,但比起前两年,势头要弱一些。
再次,看一下费率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工银瑞信印度(164824)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是比较高的,费率为:1.6%+0.2%。
另外,FOF一般会双重收费,就是另外需要支付一个购买印度ETF的费率,在0.6-0.9%左右,两者相加每年费率就达到2.4%以上了。
从最近三年来看,因为工银印度基金在2021年和2022年度走势都明显偏强,相对沪深300ETF,三年的收益要高出15个百分点,那么这个费率还好说一点。
但如果后续印度股市没有这么大的涨幅,那就比较坑了。
那前面提到的泰达宏利印度呢?
这只基金的管理+托管费率是:1.8%+0.3%,合计也达到了2.1%。
另外,这只基金成立4年以来,累计涨幅仅8.88%,还跑不赢工银瑞信印度这只被动型基金。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汇率。
例如,过去10年,印度卢比兑人民币贬值了27%,过去5年贬值了13%以上,这也会给总体收益打一定折扣。
最后总结一下,就印度经济前景而言,印度市场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印度股市目前的回调或许意味着机会,但性价比并不算特别高,
未来可能需要把握好政策面时机(后续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甚至降息,国际资金再次回流新兴市场追逐风险),也要留意费率和汇率对收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