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疯狂涌入科技股是否为明智之举?摩根大通Say No!

2023-04-13 19:55

摩根大通策略师表示,今年科技股涨势带动股市反弹,但可能即将动力不足。

“去年10月,我们曾表示,科技股去年大跌后,投资者应该回购科技股,而且我们认为当时美国长期收益率可能已经见顶。但现在的问题是,科技股是否还会继续推高股市,”摩根大通全球和欧洲股票策略主管Mislav Matejka的团队表示。

(来源:摩根大通)

虽然目前摩根大通还不主张做空科技股,但他们认为,科技股涨势恐难持续。当然,相较于去年的疲软表现,Matejka的团队还是预计,今年科技股的表现要更好。

去年,纳指大跌33.1%,创下2008年以来最差记录,道指与标普的情况也同样惨烈。市场对经济和业绩的担忧,加上美联储数月以来的加息,导致股市下行。

然而,尽管分析师预计债券收益率将进一步下跌,但他们表示,“目前科技股的反弹似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债券收益率的下跌预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三报3.43%左右,低于去年10月4.07%的高点。

(来源:JPM/DATASTREAM/IBES)

部分分析师今年已经警告,投资者涌入科技股可能并非明智之举,但也有机构与摩根大通的意见相左,比如德意志银行,其最近表示,将科技股视为安全投资的势头会持续,科技股还有上升空间

该行策略师上周对客户表示,尽管曾经减配科技股的投资者回补了一些科技股,助推科技股涨势,但接下来的涨势应“由业绩优于预期和预期持续走高推动,这些因素迄今为止缺乏关注。”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今年迄今,标普500指数上涨了约7%,但剔除科技股后,涨幅仅为2%,今年迄今市场涨幅的四分之三来自科技股。分析师指出,FAANG(Meta、苹果、亚马逊、Netflix和谷歌)今年迄今的涨幅高达26%,估值较去年10月涨幅显著。

(来源: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的Matejka表示,在科技板块内部,投资者应坚持选择优质股票,但总体而言,“买入纯防御性股票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的最佳投资,我们最近建议增持电信、公用事业、必需品和医疗等方面的股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