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药明生物升逾6%!港股创新药概念再度活跃

2023-04-13 13:55

4月13日讯,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持续走高,截至发稿,荣昌生物-B、和黄医药涨超7%,药明生物、凯莱英涨超6%,康希诺生物涨超5%。

低迷许久的医药板块,为何能够吸引大量资金持续关注?

“市场交易热度进一步走高,但结构性行情仍存在。”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进入财报披露密集期,若财报季来自基本面的反馈将验证部分超前复苏领域的边际变化,那么对于一部分因缺乏方向而被动等待AI调整的资金而言,这些细分行业的复苏或将有望成为AI题材的替代品。”

永赢基金指数与数量投资部负责人万纯也持类似观点。他说,步入财报披露窗口期,市场交易主线有望从题材投资、主题投资回归基本面投资,盈利确定性较强的消费医药板块有望在风格切换中受益。

“医药行业估值整体已经处于历史较低位置,长期投资性价比较为突出。”万纯认为,2023年随着压制医药板块正常发展的疫情因素消退,考虑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可以关注需求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

他进一步认为,我国创新药市场也已慢慢从“泛泛创新”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在资本、政策支持下,国内创新药也有望迎来创新2.0时代。

“基数更低预计有更好的基本面表现。”招商基金相关投研人士告诉记者,伴随医药板块投资逐步回归主业,业绩及发展预期有望更为清晰,医药板块估值及机构持仓低位的状态将持续改善,医药创新发展和国际化是长期方向。

“全球创新药市场空间大,我国目前占比依然较低,前景十分广阔。”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医药行业此前跌幅较大,公募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当板块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时,未来有可能赚到估值提升与板块盈利增长的钱。

在他看来,当前A 股、港股创新药细分板块估值同样处于历史低位。此前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港股流动性持续萎缩,国内创新药企业大多选择港股上市因此也颇受影响。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接近尾声,港股创新药板块也被不少基金经理看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