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停牌一年后,融创中国宣布股票明起复牌:境外债务重组正在实施

2023-04-12 20:18

4月12日晚间,融创中国(01918.HK)宣布公司股票将自4月13日9时起在港交所恢复买卖。

公告称,公司已达成港交所复牌指引所需的要求,公司已分别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底完成发布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和全年业绩,上市规则规定的所有财务业绩均已完成刊发。在上述业绩刊发后,根据上市规则,公司概无须刊发而未刊发的财务业绩。

融创中国称,截至2022年年末,集团的经审核资产总额约为10902亿元,经审核收入约为967.5亿元,融创中国认为,其开展的业务具有充足的营运水平并拥有足够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营运。

另外,有关陈淮军对公司提出清盘呈请(“呈请”),及呈请聆讯延期至2023年6月14日一事,融创中国称,自收到呈请以来,公司一直积极寻求法律措施以坚决反对呈请,并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保障公司的合法权利。公司已与本公司境外债权人小组就建议境外债务重组达成协议,目前重组正在实施。公司认为呈请不会对重组计划或时间表造成实质性影响。

融创中国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融创中国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693.3亿元,收入约为967.5亿元,同比减少51.2%;毛利亏损约为8.2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9.7亿元,减少约54.2%;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6.7亿元,亏损较2021年减少约105.9亿元,减少约27.7%;核心净亏损约为138.6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114.4亿元,同比减少约45.2%。

2022年,融创中国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毛利合计约为190.1亿元,毛利率约为7.2%,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约79.3亿元。2022年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毛利合计约为189.4亿元,毛利率约为4.9%,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约109.7亿元。

截至2022年末,融创中国的现金余额约为375.4亿元,其中非受限制金额约116亿元;连同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现金余额约为1002.6亿元。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2022年的年报中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环境持续发生变化,多种情况超出了集团的预判。集团虽然积极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现金流的稳定,但2022年3月份以来销售断崖式下滑,同时为应对2022年第二季度流动性需求所全力推动的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多种资金方案也没能落地,使得集团出现了流动性困难,最近一年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本人代表董事会就此给利益相关各方带来的困扰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也非常感谢各方给予本集团的耐心理解、信任和支持。集团一方面深刻持续反思和总结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当下的情况,努力走出困境。”

孙宏斌称,2022年至今,集团风险化解的主要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各方支持下已于2022年底完成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重组,境外债务重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2023年3月28日,集团与境外债权人小组就境外重组方案达成一致并签署了重组支持协议,集团将力争在2023年年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的必要法律程序。

孙宏斌强调,公司境内大部分项目层面的贷款仍然保持正常。相信2023年下半年销售市场会逐步好转。集团将抓住市场窗口,加大供货力度,力争在2023年下半年实现较好的销售恢复,从而也进一步支持各方信心的提升、更好的支持整体经营恢复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