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3-15 12:00
今日,港股追随隔夜美股的走势,一扫往日阴霾强势高开,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3.8%,恒指、国指涨超2%。
由于美国2月通胀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且对银行业动荡蔓延的担忧得到缓解,在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市场预计美联储下周政策会议将放缓加息步伐。美股周二反弹,三大股指均大幅收高,标普500指数和道指涨幅超过1%,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过2%。
科技股领衔冲锋
截至发稿,科技股领衔冲锋,哔哩哔哩涨超5%,消息面上,哔哩哔哩于联交所买卖的Z类普通股已经获纳入深港通及沪港通,3月13日生效。此外,美银证券上调哔哩哔哩美股评级及目标价。该行指出,由于各业务成本改善,哔哩哔哩似乎可于2024年扭亏为盈。
百度涨超5%,周二,OpenAI宣布推出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另外,百度将于明日(3月16日)举行「文心一言(Ernie Bot)」发布会。
阿里涨超1%,消息面上,继去年12月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考察阿里巴巴,今年1月杭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后,3月13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又与阿里巴巴签署了全面深化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互联网医疗延续昨日涨势。平安好医生涨超7%,阿里健康、众安在线、京东健康涨超4%。
消息面上,针对将互联网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费用纳入医保结算体系的建议,国家医保局日前明确,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会诊服务价格政策,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公立医疗机构或其所在地区的省级医保部门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如果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可纳入医保支付。
个股方面,电视广播发盈警,加上有长期基金股东此前趁大升市走货,电视广播股价今早逆市低开逾7%。截至发稿,现跌7.27%,报10.2港元每股。
美国2月CPI符合预期
由于美国加息预期抬升以及美元流动性问题,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落,导致港股近日走萎靡,尤其在美国强势经济数据的背景下,投资者观望美国2月通胀数据是否有超预期的可能,昨日港股继续无差别下跌,三大指数均跌逾2%,其中恒指成份股领跌的分别是汇丰和友邦,这表现出资金担忧银行股的资产配置是否存在问题。
不过幸好美国通胀数据有惊无险,符合预期。美国2月CPI同比升6%,符合市场预期,为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创2021年9月以来新低;环比为上升0.4%,也符合预期。但是2月核心CPI环比则上升0.5%,连续5个月回升,预期为持平于0.4%。
数据发布后,市场认为美联储下周三加息25个基点是最可能的结果。
当然美国通胀仍处40年以来的高位,而且是2月核心CPI环比超预期上升0.5%,连续5个月回升,叠加一月的PCE个人消费通胀超预期并环比加速——美联储关注的、最重要的通胀数据,这意味着美联储仍有充足的理由去大幅加息抗通胀。
虽然说两家区域性银行的倒闭使其通胀阻击战变得复杂,而且现在市场似乎一厢情愿认为美联储或许会在金融稳定和通胀之间优先保持金融稳定,所以对下周加息25基点的预期快速升温。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SVB的商业模式和一般商业银行不同。主要服务于高科技创业企业,其经营模式是典型的「轻抵押、重经营」,而且在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局及FDIC的雷霆行动兜底后,目前来看,SVB事件应该不至于变成雷曼2.0事件,是以美联储维护金融稳定的压力没有市场想象得那么大。
流动性迅速变化,会带动港股共振上涨吗?国泰君安表示此次“硅谷银行”事件使得美国金融系统在快速加息压力下积累的风险开始暴露,预计美联储在抗击通胀的同时将更兼顾金融风险,边际利好海外流动性的改善。此外,当前海外流动性快速变化主要受到极端风险事件所致,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较为短期,且港股调整往往与美股同频。
全球避险情绪高涨形势下,近期美股港股均出现调整。后续若海外风险逐渐平息,风险偏好修复,港股短期或与美股共振上涨。短期可关注黄金、创新药等海外流动性敏感行业。港股中期催化剂仍需等待美国经济及通胀于Q2回落,海外流动性出现持续性改善。
国内经济平稳复苏
说完流动性,接下来就是看国内的基本面——经济的复苏程度。毋庸置疑,中国经济正在复苏当中,而且在2月大超预期的PMI数据下,港股也大涨一波。
但是2月CPI数据比预期要弱,2月我国CPI同比读数回落至1.0%,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1.8%。这意味着内需发复苏程度仍是比较弱。
叠加中国贸易数据表现依旧低迷,出口数据回落,进口数据回落更加明显。根据海关总署统计,美元计价下,中国1-2月出口同比降低-6.8%,预期-8.3%,虽然降幅缩小了,但是进口同比降低-10.2%,预期-3.3%。进口数据超预期回落也是内需疲弱的另一佐证。
在货币政策收紧导致海外经济走弱是明确的,也就是说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关键就在于内需的扩大,当然政策扩大内需是明确的,接下来就看政策如何有效扩大内需。
从社融数据来看,经济向好态势不改,且结构在改善。2月的金融数据继续全面向好,新增信贷仍小幅超预期,居民端的短贷有改善,但是去杠杆过程仍在延续,中长贷延续弱势,单月新增仅863亿,明显弱于历史同期水平。
不过从今日统计数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超预期增长4.4%。
从生产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当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
消费端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18类限额以上单位中有12类增速在加快。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增长5.0%。
不过正如总理指出“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在高基数的背景下,中国5%左右的增长目标仍然需要倍加努力,所以后续仍需紧密关注经济的复苏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