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 产业链相关公司梳理(名单)

2023-03-02 09:26

3 月1日,小米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显著优势,有望解决传统液态锂电池安全事故频现、能量密度临近上限等诸多问题,在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及技术代际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乘势而起。固态电池被认为将颠覆现有的电池体系,成为最具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材料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多家企业纷纷宣布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近期广州车展上,包括东风汽车、长安深蓝等多家车企都宣布了加速布局固态电池。其中东风汽车表示正在研发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2023年上半年量产搭载,整车续航可达1000km以上;长安深蓝表示加速半固态电池研发,2025年搭载整车应用。

此外,国轩高科、格林美、长远锂科、德尔股份、华丰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也都对外公布了固态电池研发最新进展。

投资机会方面,紫建电子、新纶新材均涉及固态电池业务,且小米均是公司客户。

中泰证券也梳理了产业链主要公司:

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关键环节:硫化物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是两大主要路线,当前节点前者存在较大工艺难点:复杂的烧结工艺导 致品质与良率偏低,且全流程管控、和惰性氛围要求导致成本高昂;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方向,短期内具有更佳的应用前景。关注相关标的:【上海洗霸】、【金龙羽】、【赣锋锂业】;

半固态电池技术过渡路线:短期驱动因素为安全性能改善,电解液的减少使得外部加热、冲击,和内部短路造成热失控风险降低;同时 半固态路线生产制造与现有软包产线兼容性高,切换方便,具备快速起量条件。电池环节相关标的关注【珈伟新能】、【赣锋锂业】 【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工艺上,固液混合电解质,或原位固化、电解液凝胶化工艺,在过渡阶段可以解决当前聚合物固态电解 质常温离子电导率较差的问题,关注相关标的【瑞泰新材】。

全固态的终极形态:锂离子电池实现安全、体系及工艺方向的三重迭代,电池环节关注【德尔股份】、【高乐股份】、【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安全方面,软包电池胀气、极耳焊处漏液两大痛点根除,作为全固态电池理想形态,软包电池市占率有望回升, 铝塑膜有望受益【明冠新材】、【新纶新材】;体系方向,负极从传统的石墨,过渡到半固态的石墨+硅碳/硅氧负极,最终全固态使用 金属锂负极。正极方面,亦由中镍三元,向半固态的高镍,全固态的无钴、富锂、锂硫等极端体系发展。固态电解质膜替代传统电解液 和隔膜,上游锆产业有望因LLZO电解质的开发受益【东方锆业】;工艺方面,干电极技术的使用对粘结剂提出更高要求,关注聚四氟乙 烯厂商【东岳集团】。产业叠片工艺占比提升,关注极片切刀龙头【德新科技】。

更多固态电池个股详情,点击查看: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公开市场资料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