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2-27 19:03
特斯拉在2022年末以来多次启动降价策略,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跟随。近日有消息称,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启动今年首次大规模降价。
比亚迪今年首次降价,什么信号?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期从北京、上海等多家比亚迪展厅获悉,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已经启动降价,交车周期较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这是比亚迪今年首次降价。
目前比亚迪暂未通过官方渠道公布降价讯息。此次降价涉及多个车系,主要为王朝系列。据上海比亚迪销售人员透露,上海地区唐和汉DM-i和DM-p车型的优惠力度很大,混动系列车型降价幅度在1.2万元-1.6万元。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龙头,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猛增,全年累计销售186.8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5.74万辆同比增幅为212.82%。
不过今年1月份,受到春节效应、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到期等因素的影响,比亚迪等众多国产新能源车企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
据中汽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下降6.9%和6.3%。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为24.7%。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交付量为15.13万辆,相比于去年12月的23.52万辆,环比下滑了35.65%。造车新势力龙头理想汽车1月交付量为1.51万辆,相比去年12月的2.12万元,环比下滑28.69%。蔚来、小鹏今年1月的交付量环比降幅均在50%左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据乘联会表示,特斯拉1月份的在华销量预估为6.6万辆,较2022年12月增长18.4%,较去年同期增长10.4%,同比、环比双增,实现逆势增长。
而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特斯拉自去年年底以来实施的“降价”策略。
去年9月以来,特斯拉连续通过直接调价或间接福利等方式进行降价。最近一次降价发生在2023年的1月6日,特斯拉宣布对国产Model 3和Model Y售价进行降价调整,降价幅度从2万到4.8万元不等。
这使得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Model Y的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创下史上新低,与比亚迪热销的汉、唐系列的竞争愈发焦灼。
该降价行为虽然引发不少已经提车的特斯拉车主的强烈不满,并进行维权;但是这一举措却实实在在使得特斯拉的销量有了明显提升。
据招银国际(CMBI)汇编的数据显示,宣布降价后一周左右,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均销量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76%,不到一周就卖出1万多辆。
国内新能源车企跟进
在销量下滑的压力,以及特斯拉 “以价换量”带来的冲击下,不少国内新能源车企在今年开年也跟进降价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比亚迪、极氪、哪吒、问界、小鹏、零跑、蔚来、五菱、广汽等车企通过多种方式加入到这场降价热潮中。
1月13日,AITO问界打响国产新能源车企降价第一枪。M5起售价调整为25.98万元起,M7起售价调整价为28.98万元起,相比之前均大幅调低,降价高达3万元。
小鹏汽车紧随其后,宣布自1月17日起,启动三款主销新能源车的新春新价格体系,对比调价前,三款车的整体降幅在2万-3.6万。
1月17日,零跑汽车正式推出C01车型“新春筹礼”限时优惠购车政策。付定5000元最高可抵30000元政策,其中包含1万元现金优惠,1万元金融贴息,5000元舒适全配选装包价格减免。
1月31日,五菱宣布,2023年3月31日前,宏光MINIEV 限时惊喜价2.98万元起。此前宏光MINIEV的起售价为3.28万元,入门车型起售价直降3000元。
2月4日,哪吒汽车宣布,2月28日前下定哪吒S,可以享受定金5000元抵扣20000元车款的活动,相当于变相降价1.5万元。降价后的哪吒S增程版起售价为18.78,纯电715KM后版起售价为23.38,纯电650km四驱起售价为26.7万元。
成本降低提供降价空间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成本来自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为碳酸锂,2020年以来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崛起,碳酸锂价格连续走高。
据Wind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去年11月最高达到57万元/吨,2020年以来涨幅超10倍,不过近期碳酸锂价格出现动摇,截至2月27日,价格已降至39万元/吨,降幅达到31.58%。
这意味着,在成本方面,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持续走低,给了新能源车企降价空间。
此外,近期宁德时代准备向部分车企推出 “锂矿返利”计划,未来三年,宁德时代销售的部分动力电池,将在年底以20万元/吨的价格进行结算。
虽然目前碳酸锂价格已降至40万元/吨以下,不过与“宁王”计划中的20万元/吨还是相差甚远,由动力电池龙头掀起的这场锂电价格战,或能为头部新能源车企带来更多的降价空间,
并且,相比于很多造车新势力,比亚迪拥有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利润空间更大,对于降价产生的影响可以更快消化。
后市怎么看?机构:新能源 “头部效应”明显
申港证券表示,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正式退出,但全国多地通过发放新能源补贴和汽车消费券等多种方式出台了相关“地补”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
开年以来,锂电材料全线降价,价格相较2022年12月呈现不同程度地下滑。上游原材料价格全线走低,电芯成本也随之下降,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开启以价换量提供保障。在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带领下,众多车企陆续加入价格战以推动销量上涨,混动车平替燃油车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需求有望超预期。
华福证券表示,比亚迪开启2023年首次大规模降价,在汽车行业两大龙头价格“火拼”之后,市场有望加速出清:①供给侧,在国内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新旧”势力均已度过产能爬坡期,供给相对充分;②需求侧,新能源车渗透率接近30%、已度过高速增长阶段,未来技术优势带来的产品高附加值和成本控制带来的高毛利率是车企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天风证券表示,根据2月前两周的订单完成情况,已经体现出需求回暖的现象,并且呈周度改善状态,虽然相较于旺季订单量仍有一定差距,但节后需求整体恢复情况较好。
2023年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加剧,或将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订单向头部车企聚拢,二线品牌需求或将承压,终端优惠、金融政策优惠、置换补贴等优惠政策或将对二线品牌订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月或为全年需求低点,后续消费需求逐步复苏,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订单及交付量有望稳步向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