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2-20 10:00
上周港股继续调整,恒生指数全周下跌2.22%,收报20,719点。恒生科指下跌2.40%,收报4,258点。大市成交明显缩量,风险偏好转差,上周五大市成交金额下跌至仅897亿港元左右。港股通流入及流出梅花间竹,流量没有预测性及持续性,而上周三曾大幅净流入约59亿港元,但当中88%的流量买入盈富基金(2800 HK)及恒生中国企业(2828 HK)这两只ETF,沽出其他个股,说明内资对港股还是较为谨慎,主是借助ETF追踪BETA,以免跑输大盘。
板块方面,12个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中,仅必需消费及电讯指数录得升幅,能源指数也仅微跌0.2%左右,其他分类指数要下跌1.2%-5.1%不等,医疗保健指数跌幅最大。市场很明显厌恶风险,追求防御性及现金流比较稳定的个股或行业。
上周港、美股市场回归宏观交易,大家重新重视美联储加息的决心。事实上,市场早前对降息过度乐观,提前抢跑,随着上周多个宏观数据出炉,市场已完全校正了今年加息预期,并进一步上调了终端利率的预期。美国2年期债息回到4.7%,10年期又回到3.9%的水平,随着加息预期的修正,2年期债息很大机会突破去年11月的高点,而10年期债息可能回到4%的水平,但要回到4.2%的高点有点难度。
美国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很有韧性,衰退风险下降了,1月火爆的非农、历史低位的失业率、1月零售销售环比+3.0%,大超预期的+1.8%;核心零售环比+2.3%,超预期的+0.8%。CPI及PPI同比增速在下行,但是下行速度有所放缓,背后主因是美国居民工资增速较快,蓝领工人就业市场火热支持消费,另一方面中国重新开放提振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市场已完全修正此前大幅抢跑年内降息的乐观预期,利率期货隐含的年底利率区间已向美联储12月的SEP重新靠拢。利率期货预计年内终端利率提高至5.25%-5.50%的区间,预计12月目标利率为5.06%,较月初大幅上升66个基点。
总体上,在考虑高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伤害逐渐浮现之下,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终端利率不再升高,而是靠长期维持高利率抗击通胀。因此,对于利率及流动性的大框架来看,至少在上半年流动性都不是宽松,因此在估值扩张上不要抱太大期望,一些有现金流、有盈利、会派息、抗通胀的企业会较受投资者欢迎。
港股方面,历次牛回头起点,往往是行情修复至恒指远期PE均值(11.8倍)附近,此后行情驱动从估值转向盈利。目前恒生指数自高点最多累计调整8.8%,预测PE调整6.8%,无论从调整幅度及时间均未及历史平均水平。港股自11月上升以来,主要是风险溢价收缩及估值修复带动,当中包括1) 防疫及地产政策大转向,预期经济积极复苏;2) 预期美联储暂缓加息,美元流动性边际宽松。1月的居民贷款、物价数据及春节的消费显示经济还是弱复苏,此前的预期太高。当前经济数据进入真空期,叠加无风险利率上行,大家对流动性预期再度修正,股价出现调整也是很合理。我们预计恒生指数的调整目标至将达到20,000点,届时操作的窗口会打开,值博率亦会提高。只要港股后续调整得更深,往后的弹性就愈大。
本轮下跌是港股牛市中的一次中期调整,不必担心进入新一轮跌市。内地针对地产等监管政策已积极转向,有助改善中长期风险溢价及盈利增长。内地经济尚处于弱复苏的时刻,消费场景恢复会逐渐反映在居民收入预期上,并传导至终端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