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股1月创下2001年以来最佳开局!今晚鲍威尔会砸盘吗?

2023-02-01 12:20

美股三大指数周二集体上涨,纳斯达克1月涨超过10%,创下2001年以来同期的最佳开局表现。强劲的企业盈利和不错的通胀数据推动标普500指数创下2019年以来最佳1月表现。

在1月份,道指上涨超过2.8%,标普500指数上涨约6.2%,纳指上涨近10.7%,三大股指均录得四个月内的第三个月度涨幅。

稳健的1月份可能是市场的一个好迹象,并可能预示着接下来几个月的持续上涨。Carson Group的Ryan Detrick在推特上说,标普500在经历了一年的负增长后,在1月份涨幅超过5%的五次案例中,该基准指数全年平均上涨了30%。

AXS Investments首席执行官Greg Bassuk称,“我们看到所有这些历史上的主要市场驱动因素都开始指向一个方向,我们认为这将在未来几个月支撑股市上涨。”

周二,在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定之前,投资者得到了通胀方面的利好消息。

劳工部周二表示,第四季就业成本指数(ECI)攀升1.0%,低于市场预期1.1%,为2021年第四季以来最小升幅,坚定了市场对美联储本周进一步放缓加息的预期。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广泛认为ECI是衡量劳动力市场闲置程度的较好指标之一,也是预测核心通胀的前期指标。

图片

此外另一个通胀方面的好消息,周二的一项数据显示,11月房价上涨大幅放缓。这些报告是在美联储官员开始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时公布的。预计美联储将在周三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将政策利率提高25个基点。

图片

市场预计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概率为83%,4月加息25个基点概率为42%

鲍威尔的沟通艺术

虽然交易员普遍预计周三 (明天)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但他们希望通胀减弱的趋势促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出信号,在不久的将来暂停收紧政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没有新的经济预测数据,市场无从窥探美联储对于2023年最新的通胀和失业率展望,没有 “前瞻指引〞,会议后的记者会便是”探口风最好的机会。

图片

美联储12月更新的经济预测

在上一次的记者会上,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将“有目的性地”调整利率至有效的限制性,并称美联储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采取限制性的政策立场,确保不会犯紧缩程度不够或过早退出紧缩政策的错误。

虽然一再强调紧缩的立场,但回顾过往鲍威尔与市场的沟通,鲍威尔的表现略有些差强人意。基于鲍威尔过去讲话的风格,市场预期如果提到政策进入“限制性区域〞和”数据依赖〞都被认为是鸽派的表现;如果坚持通胀仍是顽固的或是存在风险,并且强调终端利率,这将被视为偏鹰派的表态。

“美联储喉舌”:难以预测美联储加息幅度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美联储加息幅度的预测很难,尤其是对其未来行动的预测。美联储在去年的七次会议上均提高了利率。一次上调25个基点,两次上调50个基点,四次上调75个基点。美国银行去年预测美联储在2022年的7次FOMC会议上均加息25个基点,当时被视为一种“不可能”的预测。这在当时将使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达到1.9%。而在去年年底,基准利率为4.4%。

美联储鹰派官员放鸽:最早或将于5月暂停加息

如果出现更多通胀降温的证据,美联储官员有望在3月议息会议后考虑暂停加息。这是基于美联储最受关注的鹰派官员之一、美联储理事沃勒勾勒出的时间表。

美联储官员去年12月预计,峰值利率为略高于5%的水平,但华尔街交易员押注峰值利率将在略低于5%的水平。

上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的三个月,核心PCE指数年率增长2.2%,过去六个月增长3.7%,增速低于过去12个月的4.4%。美联储官员表示,去年10月、11月和12月的通胀数据都显示出通胀稳步放缓的迹象,这是个好消息,但他们仍需要看到更多数据。

《大空头》原型发推:卖出!

在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前夕,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发布了一条只有一个词的推文:“卖出”,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这条推文在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的几个小时前发布,已经获得了210万次阅读,被数万人点赞。

 伯里一直看空美国股市,去年曾多次警告,一场规模是“所有崩盘之母”的大崩盘即将到来。上周,他用一张似乎是2002年标普500指数的图表再次表明了这一观点。

 伯里的图表强调了2001年9月中旬到2002年9月中旬之间的区域。2001年和2002年3月中旬,当时标普500指数在911袭击引发股市崩盘后上涨了18%。正如伯里在他的图表中强调的那样,在这段时间内,标普500指数的50天移动均线越过了100天移动均线,表明看涨趋势。

 然而,在2002年3月至9月期间,市场暴跌了30%,这清楚地凸显了虚假突破的谬论,许多投资者追随这种谬论,并经常陷入陷阱。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