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1-06 11:30
1月6日,房地产板块活跃,港股方面,内房股集体走强,龙光集团涨超17%,时代中国控股涨超7%,宝龙地产涨超6%,旭辉控股集团、新城发展、龙湖集团涨超5%,富力地产、华润置地等集体跟随走强。
消息面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1月5日,央视网刊登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采访稿。其中提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倪虹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很有信心。
同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六部门印发《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该模式指,存在抵押的房产,在不提前还清贷款的情况下,办理过户、重新抵押并发放新的贷款,实现用购房款还旧贷款。
延续前期阶段性政策 “一城一策”精准发力
回溯可发现,2022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曾发布一则通知,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当时,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根据当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数据,符合该政策条件的城市有23个,包括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武汉、贵阳、昆明、兰州、秦皇岛、包头、温州、安庆、泉州、济宁、宜昌、襄阳、岳阳、常德、湛江、桂林、北海、泸州、大理。
不过,此前这一政策属于阶段性的调整政策。根据当时的政策表述,该政策执行到“2022年底前”。而业界专家表示,本次公布的新政策是对前期阶段性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的延续和深化。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是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具体体现,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因城施策”,授权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情况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二是有助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及时、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进行适时调整;三是有助于降低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预计多数银行对多数客户将实际执行房贷利率下限。未来一段时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能在3.5%~4.1%,此前7折房贷利率最低到3.43%(4.9%×0.7)。”董希淼称。
首套房贷利率新政影响有多大?机构这么说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银行在当地政策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此次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是此前出台阶段性稳楼市需求政策的升级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改为动态调整,可以更为灵活地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变动,促进区域楼市需求恢复。
国金证券认为,目前开展“带押过户”模式的城市已超10座。带押过户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便利度,加速存量市场的流通,利好置换改善需求的释放。近两年持续积极拿地的房企销售复苏有望更强劲,看好布局优质重点城市、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
中金公司表示,政策的调整已经使得房地产部门的金融条件处在一个相当宽松的状态。2022年金融条件的宽松没有转化为房地产的实质性改善,与疫情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风险以及房地产长周期的下行都有一定的关系,但疫情的不确定性下降、保交楼得到资金支持,房地产大幅下调后基数已经不高,因此需求政策的效果可能逐步显现,2023年房地产周期企稳的概率在上升。
中信建投表示,本次首套房利率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地方政府进一步用足用好“因城施策”工具箱。预计未来需求端政策空间将持续打开。坚定看好“三高房企”、信用修复和政策放松下的销售复苏。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房地产政策的协同、有序与长效推进,切断了地产信用风险演绎成悲观情形的链条,风险预期正加速由“无底”向“有底”转变。对于银行投资而言,地产信用风险预期改善,助力银行股估值修复,叠加长周期资产质量拐点效应,板块估值系统性提升空间可观。
国金证券认为,三部门积极表态,需求侧再获宽松支持。行业基本面持续承压,政策支持地产决心坚定。未来聚焦需求侧宽松的落地及影响,预计持续积极拿地的房企销售或率先复苏。首推布局优质重点城市、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稳健选择头部央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