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金: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容,继续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

2022-12-20 13:19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金研究,作者:何璐 刘刚 李求索

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进一步深化两地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调整后,互联互通北向、南向合资格标的范围均扩大。联合公告中,两地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联交所、中证登、香港中央结算就扩大互联互通标的范围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变化:

► 沪深股通(北向交易)的合资格标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的“合资格的上证180、上证380指数成分股、深证成指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成份股中所有市值不低于60亿元的成份股、和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调整为“市值50亿人民币以上符合一定流动性标准条件的上证A股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成分股,以及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我们测算,这一变化下,以2022年12月19日数据粗略筛选,不考虑A+H共同上市的部分,我们预计按照指数成分和市值要求筛选的北向合资格标的筛选范围从原有的1458只或提升至2516只,覆盖A股市场的数量比例由28.9%或提升到50.2%,总市值占比则从75.9%或提升到87.2%,新增的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个股请见中金已发布的报告原文;

►  港股通(南向交易)的标的范围,则在现行港股通标的的基础上,将纳入属于恒生综合大型股、中型股指数成份股、或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中,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通过上述条件筛选,共有6家公司可能符合纳入标准。

►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范围则扩大至与深港通下一致,即沪港通下港股通将纳入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通过比较,我们预计目前在深港通下的167只标的也将符合沪港通下可交易范围

当前互联互通机制双向交易较为活跃,为两地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自互联互通机制2014年开通以来,南北双向覆盖的股票市值和数量都陆续增加,当前沪股通、深股通分别有593/900支合资格标的,港股通则有554支合资格标的,分别占沪市、深市、港股市场当前总市值比例达到83%/80%/84%。从成交占比看,当前A股市场成交额中北向资金的贡献约为4.3%,港股市场中的南向资金成交额贡献则达到15.3%,且两者在近年来均保持了持续的上升趋势,显示出两地市场互相融合及中国内陆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化。

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容有助于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五大任务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其中重要一项,会议提到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当前国际新环境,如地缘局势及中外政策与增长预期、汇率波动和国际资金流向情况,我们认为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扩容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继今年陆续将ETF纳入互联互通、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互换通”)、明确二次上市转成主要上市后纳入港股通等,此次港股通范围的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对于推动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促进南北向资金交易进一步扩大和活跃、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都具有长期意义,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港交所持续推动互联互通的重要方向。

往前看,我们预计互联互通机制仍有望持续优化,关注港股通人民币计价交易、外资准入规则进一步放松等潜在的进一步优化方向。

图表1:互联互通南北向概览

注: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9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97;沪股通为占上证比例,深股通为占深证比例,港股通为港股占比 资料来源:Wind,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近期北向资金重回流入

注: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6日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南向资金前期持续流入后近期略有波动

注: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6日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近期北向资金在A股成交中的贡献约为4.3%

注: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9日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南向资金在港股成交额中贡献约为15.3%

注: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9日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