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防疫优化带来哪些短期冲击?中期还有这些机会值得把握

2022-12-16 10:35

来源:广发策略

第3轮防疫优化后,如何看感染规模上升的“冲击”?

全球经验显示,第3轮防疫政策优化后,一般都会出现新冠疫情感染规模上升,但多数国家的生产和需求端受到的“冲击”都比较有限,部分国家的生产/需求反而能得到阶段性提振。

股市表现上,第3轮防疫优化感染规模上升之后,消费行业的上涨动能会减弱,但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出行链/医药行业)。

第3轮防疫优化,出行链+医药行业领涨。

广发证券认为,全球防疫政策优化分为4个阶段,当前中国属于疫苗“高接种率”下的更加精准化防疫(第3轮优化)。

第3轮防疫优化到第4轮走向“共存”一般滞后半年左右。全球经验显示,第3轮防疫优化后,出行链+医药行业领涨。消费重启/估值修复/防疫“新常态等投资主线,大多获得显著超额收益,其中,医药行业“抢跑”短期滞涨,但长期持有也有望获得显著超额收益。

全球比较:防疫优化的“冲击”有限,生产/消费的动能提振。

(1)海外经验显示:第3轮防疫优化后,感染规模上升确实会导致部分国家的生产(美国/韩国)和消费(美国/越南)遭受短期“冲击”,但多数国家的月频数据(工业生产指数/社零同比增速)基本不受感染规模上升的影响,甚至能得到阶段性提振。

(2)国内现状:中国的生产和需求端数据,如铁路公路快递、交通拥挤指数以及城际迁徙指数等,在11.11“二十条”公布后也短期有所回落,但目前已经开始修复。

行业现状:如何评估各行业基本面和市场表现的修复程度?

(1)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的景气“承压”并仍有较大修复空间,其中:商品修复好于出行服务,必需消费优于可选消费。

(2)我们构建基于盈利能力/业绩弹性/偿债压力/库存压力等指标的打分体系,用于衡量行业当前的基本面,相对于疫情前(17-19年)的修复程度。

(3)同样的,估值/ERP/基金超配比例/相对wind全A走势等打分体系,也可以衡量行业当前的市场表现,相对于疫情前(17-19年)的修复程度。

配置方向:短期“冲击”有限,配置防疫优化的4条主线。

当前基本面已经修复但市场表现仍待修复的行业,如医药/机械/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短期的确定性和弹性都较大。

建议关注4条投资主线:

(1)消费重启:居民消费补偿+餐饮社交修复(黄金珠宝/服饰/免税);

(2)估值修复:PPI-CPI剪刀差收敛的消费行业,估值约束缓解(啤酒/超市);

(3)防疫“新常态”:防控优化将带来的医药需求常态化(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

(4)景气改善而估值仍有空间的制造(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经济不及预期,流动性收紧,中美关系不确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