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全线大涨,该如何上车?

2022-12-05 19:52

编者按:恒指逼近20000点!市场暴涨下,这些赛道股值得关注。详情>>

编辑:Desmond

最近再度有专家就疫情防控重磅发声。

据券商中国,随着疫情防控优化预期的持续增强,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回归乙类管理的建议也于周日晚间发酵。

回看2020~2022年,内外部多重因素合力不断为估值降温,资本市场几经沉浮。而眼下若疫后复苏预期进一步回归,从上周五晚间外围市场表现来看,中国资产要明显强于外围其他市场资产的表现。有媒体称,接下来的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有表演的机会

这个推论今天得到了验证。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大涨4.55%报19535点,距离20000点的关口一步之遥;国企指数上涨5.26报6703点;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暴涨9.25%报4237点。

现在这个价格上,前路是光明的。但在这里还是要浇一盆冷水——即便现在资金回流一片欢天喜地,市场为各板块重新估值也仍需时间,尤其在全球市场流动性“系统性不充裕”、加息预期仍在的情况下,要期待指数重新冲击历史高位,短期可能不现实

这种情况下,最好谨慎选择押注的赛道,防止板块轮动带来的小范围回撤造成损失。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哪些板块的修复概率最大,市场是否已经存在共识?相对市场整体,哪些赛道可能获得更多资金的关注,从而在现阶段获得估值的支撑?

一、本文核心观点

◆人货流动效率提升,宏观经济回暖;

◆消费者、企业信心提升,费投增加;

◆但政策边际改善的影响,尚需验证;

◆不确定性仍在,关注无需等待验证的方向。

过去3年,内外部多重因素合力下,流动性不断为估值降温,资本市场几经沉浮,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平淡,二级市场消费板块也经历了估值大回调。

所以政策的边际放松,按照比较广泛的共识,能够为经济回暖带来了助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乍现曙光。伴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出清,以及下一次美联储FOMC会议还有一个多星期,资本市场也在借机修复一波估值。

可以直接预见的是,消费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暖。线下消费这块大蛋糕被捡起来之后,拉动的货币流动,将在乘数效应作用下进入正向循环。

问题在于,人们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健康的关注仍然在;后续是否还会有冲击,以及如何做到与经济复苏之间的平衡,这些都是未知数;IMF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也是一把悬顶之剑,在全球化的今天,叠加加息冲击,想要独善其身实属不易。

世上没有万全之策。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找到确定性最强的几个方向。

二、消费和产出

关于消费复苏的争议比较少。

伴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出清,向来牛股频出的可选消费赛道,也逐渐迎来信心的回归。疫后消费、产出的复苏可以说是目前最具确定性的大方向。

比如浙商证券认为,2023年消费设备可以重点挖掘两条主线:1)国内大循环下的消费复苏投资机会;2)双循环背景下,出口产业链投资机会。

先说消费。心理层面,消费者、企业信心双双回归;物理层面,有望改善过去线下消费无法保障的情况,进而修复消费行业的整体利润率。

受外循环影响比较大的产出方面,浙商证券表示,由于运费、汇率、供应链等成本端压制因素已大幅改善,出口企业利润显著回升。该机构建议重点关注欧美库存周期对出口需求的影响,以及高通胀下企业收入端的量价变化。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脑洞”。

在没有公共事业为检测兜底的情况下,其实还存在一个潜在的核心需求,就是安全出行。汽车可以为出行场景提供一个私密空间,满足这种需求;而反观公共交通,可能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情况下,面临极大的信任问题。

前几天公布的11月部分品牌汽车销量数据,似乎反映汽车作为可选消费,有那么点独立于此前一直压抑资本市场的“消费疲软”逻辑。

三、线上经济

线上经济方面,东吴证券认为,经济回暖后,企业现金得到流改善。预算增加的情况下,将会让互联网2B业务显著受益。

比如受消费需求拉动,广告行业受益于上游费投预算回升;还有经济负面预期消退之后,企业的人工预算有可能开始回升,这就带来线上招工平台的需求增长,估值改善。

但并不是所有的线上经济都受益于这个逻辑。

比如,考虑到不同地区疫情防控优化工作落地节奏不同,本地生活将先于异地出行受益。也就是说,异地出行平台的修复可能会晚于本地生活类的平台,而从政策边际改善,到本地消费复苏,在传导到异地出行,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内地政策的边际变化,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可能暂时停留在上市公司估值层面。而要真正通过人员流动的方式,改善香港本土行业的现金流,还要看后续。

还有一个点:线上2C消费平台的逻辑要转变了。

此前由于线下消费无法保障,消费订单一窝蜂转移到线上,本地生活业务受到冲击,而外卖业务则出现了放量。当阻碍线下消费的因素消退,二者的趋势就会倒转。

当然并不是说线上2C消费不行。事实上在经济回暖的预期之下,个人的消费预算也会水涨船高,此前捂紧钱包、关注必须消费品的人们,现在可能对于购买更加昂贵的可选消费品,也没有那么小心翼翼了。此处利好的是擅长消费升级的电商平台。

四、医药医疗

核酸概念大家心里有数,此处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医药医疗的逻辑大概率是居家隔离、在线问诊、医疗物资的需求。

国联证券认为,回顾11月,中药OTC、防疫需求两条主线领涨。分板块来看,线下药店、中药、医药商业板块涨幅居前,表现亮眼。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我国冬季感冒高发和随着我国疫情管控形势放松逐步明朗化,药品和疫情防护用品的需求在增加,产品和销售端均受益。

展望12月,疫情管控的政策逐渐明朗,社会生活短期可能受到冲击,长期将逐步恢复。短期来看,抗原、疫苗等相关主题仍在持续;长期来看,医疗新基建和疫后复苏将逐步成为主线。

“疫情走向已经逐渐明确,建议关注线下药店和医院板块将迎来疫后复苏。”该机构表示。

华鑫证券也推荐关注疫后需求回升的医药链,特别是精准防控常态化后,业绩增速有望稳中有升的疫苗、中药、特效药和医疗器械。

五、综合机构意见整理相关标的

可选消费 零售平台 阿里巴巴-SW
京东集团-SW
新东方在线
消费品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线下医美 时代天使
现代牙科
瑞丽医美
必须消费 医药零售 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
平安好医生
本地生活 服务平台 美团-W
腾讯控股
线下消费 九毛九
海底捞
海伦司
奈雪的茶
呷哺呷哺
互联网2B 线上招聘 BOSS直聘
快手-W
广告 腾讯控股
快手-W
拼多多
哔哩哔哩-W

-END-


关注作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