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东吴证券:新能源车各环节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储能是增长最快的潜力赛道

2022-11-21 23:28

7月以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开始“叛逆”了,整个板块的调整幅度,让人有点心跳加快。

连续的调整,让不少人的目光聚焦于新能源车的销量数据上,在10月的销量数据出来前,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担忧,噪音也越来越大。

东吴证券联席所长、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曾朵红在近日的一场交流中表示,今年的销量其实除了欧洲略低一点以外,国内还是超预期的,所以总体的销量情况其实没有什么变化。

而股价的大幅下跌也已经反映了大家对明年需求的担心。

此外,所有可能的利空市场也都担心过了,估值也调整的非常之深。像是电池环节现在的估值回落到了20倍出头,材料股的估值回到了15倍上下。

同时,行业成长的确定性则非常强,明年的销量可能会有30%左右的增长。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估值的角度,还是从未来的成长性来看,这个位置应该是一个好的布局机会。

我们把她的主要观点精炼成15点,分享给大家。

 

1,总体来看,10月份新能源车的销量数据环比微增,是略超市场预期的,而自主品牌的销量也是环比向上。

从结构来看,出口数据非常亮眼,这表示中国车企的全球竞争力开始体现。

2,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今年全球的销量还是会在1000万辆左右,展望明年,我们判断会有30-40%的增长,也就是在1300多万辆左右。

3,新能源车的三季报总体来看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会有一些差异。

电池和整车制造环节的环比增速非常好,锂电材料环节增长比较平稳,其中三元正极环节的环比相对来说略弱一点。

4,未来3-5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中枢肯定还在30%左右,五年后会有比较高的增速,而动力电池的需求增速是快于车的。

5,锂电池市场不仅仅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也会在未来成为非常重要的增量。并且,储能的增速也会更高。

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的储能电池的复合增速会在80%以上,行业成长的确定性是非常之强的。

6,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市场也预期的比较充分。

可以观察到各个环节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的越来越明显,韧性也非常之强。

7,光伏明年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我们判断明年全球光伏装机的应该会在360-380GW左右,同比增长可能在40%。

8,如果硅料价格下跌,硅片价格也会有相应的调整,电池片相对来说会紧张一些,短期可能会坚挺,阶段性可能会回落一些,因为目前的价格比较高。

组件环节也会相应的把硅料价格下跌的其中一部分传导给终端的消费者。

但这里的传导,我们认为也会有差异,地面电站大项目的传导可能会更多一些,分布式的传导可能会少一些。

留存比较多的环节应该是电池和组件。

9,光伏的三季报也跟锂电一样,上游是非常亮眼的,因为硅料的价格非常高,所以三季度硅料的利润占比和利润增速持续的非常好。

其次硅片环节的盈利情况,单三季度来看也还是非常好的,但往后硅片的单位盈利会有所收缩。

另外,组件一体化的电池和组件环节,盈利是有些超预期的。

10,我们认为,明年电池组件环节的盈利趋势还是持续往上的,电池片环节今年供需紧张,明年的话新技术组件量的释放,使得电池跟组件环节会开始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化,盈利的趋势也是向好的。

储能明年应该能有一个继续的爆发,逆变器公司的利润增长后续应该也是非常强劲的。

而辅材中玻璃、胶膜,就单看三季度来看,业绩可能相对来说会弱一点,后期的差异性会比较大。

11,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大家还是非常担心明年的需求。

我们觉得,四季度的总体环比相比于三季度还有10%左右的增长,同比都是高增长。

到明年一季度,环比估计会有20%左右的下降,但同比应该还有百分之三五十的增长。

预期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实际情况应该还不错。并且,调整和担心已经反映在股价里了。

12,光伏今年的走势还是比较强,最近的一两周相对来说会弱一些。

大家担心的可能是从交易层面来看,交易会相对拥挤,另外中期会担心一些竞争格局的问题。

我们觉得,交易的拥挤其实是相对的。市场总是有博弈因素。

从基本面来看,光伏的需求,以及光伏叠加储能的需求是非常确定的。至于市场担心“卷”问题,今年已经开始分化了。

13,新能源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双碳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可以去做一些定投,而ETF其实是一个投资新能源比较好的选择。

当然短期内大家如果想去做一些波段的话,也完全可以。但在投资的比例上,我们还是建议定投的比例可以多一些

14,从大的行业来看,最有潜力的是储能。

储能市场从去年到今年是全面的爆发,今年是翻倍多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应该会在80%以上,应该说是增长最快的一个潜力赛道。

而它增长这么快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它在一些市场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经济性,另外,在市场的政策端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又因为新能源的配储,潜在空间还是非常之大的。

这个市场应该说才刚刚开始爆发,未来还能看很多年。

15,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建立了非常领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能领先,光伏产业80%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锂电池的主要产能也在中国。

第二,技术领先。

第三,成本优势突出。新能源行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跟国外比也明显更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