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11-17 13:20
腾讯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超过了市场预期,但是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份公告上——腾讯宣布将以实物方式分派大约9.58亿股、价值约1594亿港元的美团股份;这些股份约占美团全部发行在外股票的15.5%,以及腾讯所持美团股票的90.9%。
这不禁让人想到,大约三个季度之前,腾讯曾经以这样的实物分派方式,减持了在京东的大部分股份;当时,腾讯还减持了Sea,并放弃了对Sea的超级投票权。然而,在当时,我们可以从商业角度,为腾讯减持京东和Sea找到合理的解释。如今,我却很难为腾讯减持美团找到合理的解释。
虽然腾讯管理层从未详细解释为何于2022年初清仓式减持京东,但下面两个原因得到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广泛认可:
首先,腾讯从2021年起就致力于申请成立金控公司,而央行对金控公司控股股东对外投资的规模有限制。具体而言:“成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应当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总资产的40%(母公司财务报表口径),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40%(合并财务报表口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第九条第4款
也就是说,金控公司的控股股东如果是非金融企业,那么它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能超过股东权益(净资产)的40%。当时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详见此处),结论是腾讯在减持京东股份之后,可能就正好满足要求了。这是配合央行规定的必要做法。
其次,在电商方面,腾讯已经投资了拼多多,而且美团也正在摩拳擦掌进军近场零售;更不要说小程序和视频号电商正在取得初步成效。在这种情况下,京东对于腾讯的战略意义肯定不及五年前那么重要。关于微信上的京东购物入口,双方此前续签了合作协议,不会受到影响。无论从财务角度还是业务角度看,减持京东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符合情理。
至于减持Sea,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当时,Sea正在印度市场遭遇打压,尤其是游戏业务损失惨重。如果腾讯放弃超级投票权、降低管理影响力,可能有助于它开拓印度等海外市场。减持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Sea需要证明它是一家完全独立做出决策的新加坡公司。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然而,此时此刻,我无法为腾讯减持美团找到合理的解释。所有商业角度的可能“解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附带说一句,我个人认为美团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一再证明了自己的战略决策水平和执行力。腾讯管理层对美团的了解肯定比我还要深刻。坦白说,在中国的本地生活服务板块乃至整个电商板块,很难找到比美团更优质的公司;过去如此,现在仍是如此。既然如此,他们肯定不是因为对美团有什么不满意,或者觉得美团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而做出减持决定的。
根据腾讯管理层一贯的对资本市场沟通风格,我们不太可能听到公司官方对减持美团一事做出详细解释。不过,回顾过去大半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腾讯(及其大股东)的举措,往往构成了整个互联网板块乃至整个港股/中概股市场的转折点。无论这是必然还是巧合,都是耐人寻味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连腾讯此时做出这一举动的原因都无法判断。我很感兴趣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其实,本文读者很可能心里有答案,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备选答案,只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不方便说出来。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