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11-14 09:58
11月14日讯,港股内房股继上周五爆炸行情后,今日反弹动能不减,截至发稿,龙光集团涨超38%,时代中国涨超34%,碧桂园涨超32%,旭辉控股集团涨超20%。
继上周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之后,周末,监管层又发文支持房地产行业,详情:
11月13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16条举措,从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三个方面,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重点内容包括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鼓励金融机构依法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和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以及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各类主体收购、改建房地产项目用于住房租赁提供资金支持等。
房地产企业融资方面
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金融机构要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与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在保证债权安全、资金封闭运作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支持项目主办行和银团贷款模式,强化贷款审批、发放、收回全流程管理,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2)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在城市政策下限基础上,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
3)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
4)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5)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推动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鼓励债券发行人与持有人提前沟通,做好借券兑付资金安排。按期兑付确有困难的,通过协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换等安排,主动化解风险。
6)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
保交楼方面
在保交楼方面,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照有关政策安排和要求,依法合规、高效有序地向经复核备案的借款主体发放“保交楼”专项保款,封闭进行,专款专用。
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项目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融资商业银行或其牵头组建的银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推动化解未交楼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对于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可同时覆监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的项目,以及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不能同时覆盖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但已明确新增配套融资和专项借款配套机制安排并落实还款来源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在商业自愿前提下积极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
新增配套融资的承贷主体应与专项借款支持项目的实施主体保持一致,项目存量资产负债应经地方政府组织有资质机构进行审计评估确认并已制定“一楼一策”实施方案,商业银行可在房地产开发贷款项下新设“专项借款配套融资”子科日用于统计和管理,配套融资原则上不应超过对应专项借款的期限。
最长不超过3年,项目销售回款应当划入在主融资商业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开立的项目专用账户,项目专用账户由提供新增配套融资的商业银行参与共同管理。明确按照“后进先出”原则,项目剩余货值的销售回款要优先偿还新增配套融资和专项借款。
风险处置方面
此外,在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方面,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在不良资产处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等共同协商风险化解模式,推动加快资产处置。
对于部分已进入司法重整的项目,金融机构可按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原则,一企一策协助推进项目复工交付。鼓励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担任破产管理人、重整投资人等方式参与项目处置。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稳妥探索通过设立基金等方式,依法依规市场化化解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支持项目完工交付。
在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方面,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独立法人运营、业务边界清晰、具备房地产专业投资和管理能力的自持物业型住房租赁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设计贷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积极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各类主体收购、改建房地产项目用于住房租赁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向持有保障性住房租赁项目认定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商业地产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书后,银行发放贷款期限、利率适用保障性租赁贷款相关政策。
通知还提到,相关金融机构要用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出台的适用于主要商业银行、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阶段性房地产金融管理政策,加快推动房地产风险市场化出清。
行业狂欢模式开启?
从周末《通知》来看,不仅内容重要、信息量很大,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势必将产生积极且重要的影响,也体现了监管层对于地产金融的态度。
中信证券表示,此次政策是今年以来对于房地产企业力度最大的支持政策,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有望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前三个季度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政策多见于需求端,三季度以保项目为主。这一次跟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在信贷和债券融资方面都将得到更强的信用支持。
招商证券表示,地产政策放松从保需求、保项目进入保主体阶段。此次《通知》是对18-21年全面去杠杆的一次均值回归,预计此次政策将产生积极效果,有助于房地产业发展回归正反馈。
国金证券认为,民营房企融资支持快速推进,短期或有波段博弈机会。金融机构支持行业融资稳定,保交楼是第一要务。未来保交楼的力度将持续加大,利好地产链后周期行业,如建筑建材等;同时在保交楼背景下,房企竣工体量将有所保障,受关联方影响的民营物业公司价值有较大修复空间。融资销售两端利好,中长期仍看好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需求端政策发力,期待高能级城市的宽松加速落地。
东北证券指出,地产融资利好密集出台,短线全面看多房地产行情。从民企融资第二支箭到央行银保监254号文,房企信用修复的路径规划逐渐清晰,增量政策改变了规则,挽救了信心。伴随供给端融资支持逐步落地,购房者对新房信心有望逐步恢复,当下销售弱复苏节奏有望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