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如何看煤炭行业的“供需稳态”?

2022-10-07 07:52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广发策略戴康,作者:曹柳龙 戴康

 

1供给受限:全球能源/材料资本开支处于低位,产能长期难扩张

 

 

从全球能源/材料行业资本性支出来看,12年后全球推进双碳目标,能源/材料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回落。近年来,能源行业资本开支连续两年负增长,材料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处于历史低位。当前传统资源供给愈发紧张,但长期资本开支不足,供给约束难以改善。

 

 

 

 

2供给受限:中国资源供给收缩常态化,产能周期被“熨平”

 

 

上游资源/材料的资本开支周期被“熨平”,供给扩张受明显约束。对国内资源/材料行业而言,16-17年“供给侧改革”以及18年以来的“供给收缩常态化”政策约束,使其资本开支周期基本被“熨平”,这意味着22年国内资源/材料行业的供给很难扩张。

 

 

 

 

3供给受限:俄乌地缘风险强化全球资源/材料的供给约束

 

 

俄乌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对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平衡及供应链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冲击,约束全球资源/材料供给。目前欧美已经明确不会直接参与冲突,但俄乌双方在进行多轮谈判后仍未达成一致共识,且欧美对俄制裁潜在升级也有可能强化俄乌地缘风险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约束全球资源/材料等领域的供给约束。

 

 

 

 

 

 

4需求扩张:借鉴美日历史,“碳达峰”前传统能源消耗持续放量

 

 

历史经验显示“碳达峰”前传统能源消耗量将达到新高峰,短期内我国传统能源需求将进一步放量。美日实现“碳达峰”前,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均出现攀升而后回落。“双碳”导致新能源产业增量不断打开的情况下,促生电力缺口,传统能源成为短期内的刚性过渡支撑。在2030“碳达峰”前,我国传统能源需求将得到显著支撑。

 

 

 

 

5需求扩张:新能源链生产和投用新增煤炭需求,能够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对能源的需求约束

 

 

我们测算:中国“双碳”新能源链的投资和使用,22年将消耗7000多万吨煤炭,而GDP增速回落1pct将减少煤炭需求约2500万吨。因此,即便极端假设22年GPD增速下行约3pct,新能源链也能对煤炭的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6上游周期“供需稳态”,建议关注上游资源/材料行业

 

 

我们建议关注“供需缺口”有望延续扩张的上游资源/材料行业(煤炭/有色/化工)。在二级细分行业中,我们筛选供给相对“刚性”的行业:预计产能22H2之后“投产”、产能利用率(2010年以来的分位数)高的细分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和材料等领域。从供给端来看:地缘风险升级强化全球行业供给约束,A股部分资源/材料行业“供需缺口”有望延续;而从需求端来看:钢铁行业延后碳达峰以及新能源链的生产投用将提升煤炭需求、新能源车高景气强化有色小金属/化工制品需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