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管线即迎收获期 开拓药业(9939.HK)业务前景看好

2022-09-27 15:08

来源:香港文汇报

随着奥密克戎的变异株BA.4和BA.5在全球加速传播,新冠病例不断激增,市场对新冠口服药的需求也在随之上升。目前,中国仅有一款国产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若要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节奏,内地新冠药物需求缺口仍然较大。开拓药业(9939.HK)作为内地新冠药物研发进度领先的创新药企,有望率先收益,其业务前景不妨看高一线。

开拓的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在今年4月公布了全球多中心注册性III期临床结果,数据显示其在症状改善、恢复时间、以及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今年上半年,普克鲁胺陆续取得了波黑萨拉热窝州、加纳等国家和地区授予的授权使用和紧急使用授权(EUA),说明该药已具备商业化条件,待成功在美国、中国等更多国家成功上市后,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大幅释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开拓药业目前已经具备生产100万人份/月普克鲁胺的产能,并预计在2022年底将产能扩大到5,000万人份/年,可应对普克鲁胺上市后市场的潜在需求。

在研产品充实助提升业绩

从开拓药业披露的中报上来看,公司已构建起丰富的创新药管线矩阵,可为后续业绩增长带来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公司拥有7款同类首创/同类最佳的在研产品处在临床I-III期阶段,并还有多款临床前阶段的差异化候选药物。

具体来看,除了普克鲁胺,已进入临床III期的还有主治雄激素性脱发的福瑞他恩,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第六届亚洲毛发移植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脱发患者高达20亿人,中国占据2.5亿人。面对显著的临床用药需求,开拓正全力加速推进福瑞他恩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和美国的II期临床试验,以及福瑞他恩女性雄激素性脱发中国II期临床试验。若日后成功商业化,可为公司创造稳定现金流,并为后续管线研发提供充足发展动力。

此外,公司ALK-1抗体(GT90001)联合PD-1治疗肝癌(HCC)也已进入II期临床,有望为众多HCC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治疗选择。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探索GT90001在其他实体瘤治疗中的临床策略,进行新适应症的开发。

走势上,开拓药业在公布普克鲁胺III期数据后创下今年高位46元,之后因政策及大市波动影响,股价步入震荡整理格局。但随着克鲁胺新冠适应症和福瑞他恩脱发适应症商业化进程的加速落地,可待板块回暖迹象增强时跟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