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恒生科指盘中再挫百点!港股弱势下,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2022-09-21 10:46

9月21日,港股今日低开低走,恒生科指跌超3%,成分股中哔哩哔哩-SW、阿里巴巴-SW、美团-W跌逾3%,小鹏汽车、快手-W跌超2%;恒指跌1.74%,碧桂园服务跌5.43%领跌蓝筹。科技股普跌,腾讯控股再度破位290港元关,创2018年12月底以来新低。

四大因素压顶恒生科指持续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幅超20%,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跌幅超15%,主要受海外风险事件频发、中美关系趋紧等多重因素影响。光大证券发研报指,恒生科技指数经历阶段性调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外部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 1)8月26日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最强鹰”信号,表示“FOMC的首要目标是要让美国通胀率重新回到2%的目标水平”;
  • 2)美国8月CPI回落程度不及预期,核心CPI超预期上行,显示出美国通胀粘性仍然维持高位;
  • 3)静待美联储加息落地:截至9月14日Fed Watch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加息75bp的概率为64%,加息100bp的概率为36%;9月21日美联储FOMC将公布利率决议,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该机构认为,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场反应预期会相对平稳。

中美大国博弈加剧

  • 1)7月底以来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持续发酵,中美关系也再度趋紧;
  • 2)7月28日,美国“芯片法案”在众议院正式通过,加速了对华的科技封锁;
  • 3)根据路透社等9月1日报道,英伟达、AMD接到美国政府通知,要求停止向中国出口高端GPU芯片;该机构认为,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和高精度计算能力将受影响,但自动驾驶云端训练短期受冲击较小。

中概股退市风险仍存

  • 1)7月29日,阿里巴巴等4家中概股企业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市场对中概股全面退市恐慌程度加剧;
  • 2)8月26日,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一定程度弱化中概股退市风险;但中美双方表述存在一定偏差,市场普遍认为未来审计监管合作并不会一帆风顺;
  • 3)关注中美审计合作后续进展:美国PCAOB于9月19日率先检查阿里巴巴、网易、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审计底稿,或于12月初宣布审计检查结果。

港股科技板块中报业绩回落明显

  • 1)22H1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综指、恒生综指非金融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7.4%/2.4%/3.8%/7.0%,环比分别下降了6.2/14.1/7.8/6.8pct,恒生科技营收增速降幅最大;
  • 2)22H1恒生科技ROE(TTM)环比下降1.4pct至8.2%,系净利率下滑拖累所致。

恐慌情绪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连日“跌跌不休”的港股,投资者们纷纷破防。不少投资者感慨:“本以为是抄底,没想到抄到了无底洞。”那么,在市场恐慌情绪浓厚,“逢低买入”策略阶段性失灵的当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做空恒生指数,以南方两倍看空恒指为例,这只ETF表现的是恒生指数相反方向的两倍,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短期市场波动风险。截至发稿,今年以来,南方两倍看空恒指已累计涨超20%。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几只常见的反向ETF,供大家参考:

1、做空恒生指数

2、做空恒生科技指数

3、做空国企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和反向ETF参照的是相关指数单日的涨跌幅,而不是一段时间的累计涨跌幅,因此并不适合长期持有,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亏损。

此外,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杠杆会放大亏损风险;当然,在市场出现单边行情的时候,杠杆也能放大盈利。投资者如果要交易反向和杠杆ETF,一定要了解和评估其中的风险。

港股后市如何表现?机构:内部环境有望边际优化,把握结构性行情

港股科技板块调整受四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情绪修复仍需要时间。展望四季度,内部环境有望边际优化,外部环境依然承压:

  • 1)基本面角度,港股科技板块Q2处于业绩底部,Q3以来随着宏观经济边际改善、节假日增多助推消费,企业降本增效力度加大下有望迎来业绩释放;
  • 2)中概股方面,12月左右美国对中概股的审计底稿检查结论将成为合作协议推进的关键信号;
  • 3)海外政策方面,海外政治风险事件未来可能还会出现;
  • 4)国内政策方面,平台经济政策暖风频吹,“绿灯”政策有望持续推进。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利空因素仍未完全消化,预计板块估值仍将维持低位震荡,建议把握估值扰动下的结构性行情:1)业绩修复确定性强的头部互联网公司,推荐腾讯控股、新东方在线;2)关注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机会

本文部分内容整合自光大证券研报《对近期恒生科技指数持续调整的点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