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财报前瞻 | 京东618购物节GMV增长信号积极,Q2财报能否带来惊喜?

2022-08-23 12:23

京东集团将于今日2022年8月23日(星期二)(北京时间),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至香港联交所。管理层将于8月23日下午八时举行电话会议,以讨论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的财务业绩。

截至发稿,京东集团港股股价报221.2港元,涨1.01%,隔夜京东美股收盘报价55.32美元,收涨1.13%。

国海证券给出本次京东集团Q2业绩预测如下:

一、主要财务指标前瞻:

预计京东集团2022Q2 实现总营收2,620亿元(YoY+3%,QoQ+9%),其中商品收入预计2,265 亿元(YoY+3%),服务收入预计355 亿元(YoY+4%);预计京东集团2022Q2 的Non-GAAP 归母净利润47 亿元(YoY+1%,QoQ+16%),Non-GAAP 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0.1%至1.8%,其中Non-GAAP 归母净利润保持平稳主要源于:正负向因素的抵销平衡,

1)负向因素:疫情影响下利润率较高的1P 带电和3P 服务收入有压力,增长快的商超品类仍然亏损,且在疫情下的履约费用预计抬升明显;

2)正向因素:宏观疲软下公司营销投放更为谨慎,且新业务中京喜拼拼战略收缩不断优化UE,环比预计持续减亏。

1、用户情况前瞻:

预计京东集团截至2022Q2 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6亿,较上一季度增长2000 万,主要由于1)疫情期间自营物流体系彰显优势,用户渗透得以进一步提升;2)受益于京喜拼拼等创新业务在下沉区域的持续拉新推动。未来随着京东全渠道业务的持续发展,提升高质量用户占比以及用户参与度成为未来主要方向。

2、京东零售

预计2022Q2 京东零售营收同比增长3.8%至2,415亿元,经营利润率下降至2.5%;预计2022Q2 1P 带电品类营收同比增长0.3%至1,372 亿元,1P 日用百货品类营收同比增长7.7%至893 亿元,3P平台及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4%至194 亿元。

其中2022Q2 京东零售营收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受到4/5 月局部高线城市疫情影响,消费力和履约效率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1)需求侧:高客单价的带电品类更换周期延长,更多消费低客单价的商超品类,且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22 年1-6 月同比增速仅录得5.6%,也一定程度拖累平台GMV 增速;

2)供给侧:3P 商家受疫情影响更大,主要由于非京东自营物流受疫情封控影响更大,且3P 商家售卖集中在服饰等长尾品类,部分商家在春装库存有积压情况下夏装备货有压力。但今年京东618 整体表现稳健,且伴随6 月开始的履约逐步恢复,预计版块营收增速后续会逐步回升。

在2022年6月19日京东披露其618购物节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了10.3%,从2021年618购物节期间的343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今年618购物节的3793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此前第二季度的营收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接近618购物节的GMV增长。举例来说,京东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8%,仅略高于该公司在2020年618购物节的GMV同比增长33.2%。同样,京东在2021年618购物节的GMV同比增长了27.8%,其2021年第二季度的销售同比增长也不远了,达到了26.2%。

综上所述,京东在2022年618购物节上的表现不如往年,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影响,这是意料之中的。

3、京东物流: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测算显示,2022 年4 月/5 月/6 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9%/0.2%/5.4%,4 月/5 月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履约配送效率的提升受到一定阻碍,履约配送费用有一定抬升,因此我们预计2022Q2 京东物流营收同比增长5.2%至274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至-2.1%,但长期我们仍然看好京东物流作为自营供应链模式龙头的收入稳定性优势。

4、新业务: 

预计2022Q2 京东新业务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至70 亿元,新业务主要包含京东产发、京喜、京东国际等。2022 年京喜会继续围绕效率和体验改善底层供应链和UE,单均履约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未来将继续重视打造短链物流等能力,强化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

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10,742/12,658/14,776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64/154/192 亿元,对应摊薄EPS为2.02/4.73/5.77 元,对应P/E为101/43/35;

根据SOTP估值法,给予2022 年京东集团合计目标市值8,100 亿元,对应目标价259 人民币/302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国疫情反复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互联网政策监管和估值调整风险;零售/物流行业竞争加剧;下沉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平台商家生态发展不及预期;用户增长不及预期;疫情区域供应链恢复不及预期;腾讯减持风险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