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8-10 14:35
据港交所8月9日披露,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与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国中免首次通过上市聆讯。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中免曾首次通过上市聆讯,不过后来该文件显示为失效状态。今年6月30日,中国中免重新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拟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全球最大旅游零售运营商,上半年盈利双降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运营商,专注为境内外旅客和中高端客户销售优质的免税和有税商品,形成全方位的购物体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照销售收入计算,公司的全球排名在过去10 年不断提升,从2010年排名的第19名提升到2015年第12名、并于2019年进一步升至第四,及于2020年及2021年位列全球第一。
2021年,公司占全球旅游零售行业市场份额的24.6%。公司以免税为核心,发展中国的旅游零售业务,并致力扩大全球布局。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覆盖全免税销售渠道的零售运营商,涵盖口岸店、离岛店、市内店、邮轮店、机上店和外轮供应店。公司拥有全国最多的免税店。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是中国持有免税经营牌照的九组实体之一、持有免税经营牌照在全国经营免税口岸店的五组实体之一,并为持有经营牌照在中国经营所有种类免税店的唯一集团。
公司是中国免税行业的领军者。自1984年成立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中国免税行业的发展。预期有利的离岛免税政策即将实施,公司成功于2011年在三亚开设中国第一家离岛店;此外,于2014年又在三亚开设中国第一个旅游零售综合体,即三亚国际免税城,成为中国免税行业旅游零售综合体业务模式的先驱。
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向境内及境外旅客销售免税和有税商品。公司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是公司在商品销售成功的关键。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品牌组合包括超过1,20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其中很多品牌家喻户晓。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商品组合超过 316,000个SKU,范围包括香化、时尚品及配饰、烟酒以及食品及其他。
财务方面,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及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约为480.13亿元、525.98亿元、676.76亿元、181.34亿元。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及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54.71亿元、71.09亿元、124.41亿元、34.28亿元。
就在前不久,中国中免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总收入276.51亿元,同比下降22.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8亿元,同比下降26.49%。
中国中免方面表示,自5月下旬开始,随着国内疫情缓解,特别是上海地区复工复产、海南等多地消费券发放等一系列刺激消费和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跨省旅游的恢复,公司门店销售得到明显回升。进入6月,公司销售环比大幅提升,当月营收同比增长 13%。
资本加持仍面临挑战
步入暑期,随着游客的增多,海南的旅游市场明显回暖,在各种节日以及促销活动的加持下,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据《海南日报》报道,伴随着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举办、首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的开展,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在消博会期间逐日攀升,7月27日和28日销售额均超2亿元。统计数字显示,7月28日,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2.12亿元,同比增长48%。
不过,最近三亚的旅游市场遭遇到了疫情的影响,这也不免会波及到免税行业。谈及中国中免H股上市,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在中国中免赴H股上市之后,可以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免税行业的龙头地位,并进一步增加资金来源。目前,真正能与其竞争的其他免税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即便目前三亚免税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并不会对中国中免未来长远的发展产生影响。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时中国中免登陆H股究竟是不是最佳的时机,现在仍说不准,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如何,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要取决于中国中免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