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8-09 10:16
整体乘用车市场
零售:2022年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是以往10年的次高增速;7月零售环比下降6.5%,环比增速处于近10年同期历史第3高位。1-7月累计零售1107.9万辆,同比下降3.5%,同比减少41万辆,其中6-7月同比增加68万辆的增量贡献较大。
出口:7月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2.6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9%。7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1.8%。7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17.2万辆,同比增长86%;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32%。
生产:7月乘用车生产215.8万辆,同比增长41.6%,环比下降2.2%,产业链保供措施见效。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5.0%;合资品牌生产同比增长39.0%,环比下降6%;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51.0%,环比增长5%。1-7月的车企生产达到1238.6万辆,同比增长11.8%。受疫情影响的进口零部件短缺问题改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全国7月的生产迅速恢复。上海是全国汽车行业的枢纽核心,其地位仍需进一步强化,近期保供复产效果良好。长春和上海产业链保供政策下的生产提升明显。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6.4万辆,同比增长123.7%,环比下降1.1%。
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03.0万辆,同比增长123.0%。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降8.5%,1-7月形成“W型”走势。1-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上浮预期带来市场火爆,油价上涨而电价锁定,带动电动车订单表现火爆。
7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政策推动明显。各地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大,客户订单饱满改变了淡季规律,进一步拉动7月车市火爆。
1) 批发:7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6.4%,较2021年7月16.6%的渗透率提升9.8个百分点。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45.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5.8%;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2%。7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2.8万辆,同比增长109.0%;插电混动销量13.6万辆,同比增长187.2%。7月B级纯电动车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38%,占纯电动份额20%。纯电动市场的A00+A0的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崛起,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3万辆,环比增长11%,占纯电动的30%份额;A0级批发销量8.9万辆,占纯电动的21%份额;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7%;B级电动车销量一枝独秀。7月五菱宏光MINI达56,605辆,列总体乘用车销量第一位。
2) 零售: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7%,较2021年7月14.8%的渗透率提升11.9个百分点。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8.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9%。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7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3%,同比增加9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6.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6.5%,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1.7%,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3) 出口: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9万辆,伴随着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市场前景向好。7月,特斯拉中国出口19756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3413辆,东风易捷特出口6103辆,比亚迪汽车4026辆,哪吒汽车1382辆、吉利汽车1261辆、,长城汽车794辆、神龙汽车745辆、爱驰汽车651辆、奇瑞汽车新能源出口301辆、江淮汽车出口274辆,一汽红旗出口193辆,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创维汽车出口116辆,威马汽车也开始加大出口力度。
4) 车企: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奇瑞集团与广汽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当突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环比持平,同比增加了1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3.4%。其中:比亚迪162,214辆、上汽通用五菱59,336辆、吉利汽车32,030辆、特斯拉中国28,217辆、广汽埃安25,033辆,奇瑞汽车24,753辆,长安汽车22,286辆、上汽乘用车19,867辆、上汽大众14,564辆、哪吒汽车14,037辆、一汽大众13,185辆、零跑汽车12,044辆、小鹏汽车11,524辆、长城汽车10,994辆、理想汽车10,422辆、蔚来汽车10,051辆。
5) 新势力:7月小鹏、哪吒、理想、蔚来、零跑、威马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很强,尤其是第二阵营的哪吒、零跑等表现较强,这也是细分市场赛道的优势。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满血复活,新能源车批发27,749辆,占据主流合资62%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6) 普混:7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81,905辆,同比增长81%,环比降9%。其中丰田45,729辆,本田26,181辆,广汽乘用车2,842辆,东风日产2,042辆、吉利汽车1,791辆,长城汽车525辆,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逐步走强。
2022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8月份全月工作日有23天,较7月工作日多2天,有利于产销增量。目前国内疫情控制日趋有序稳定,目前产能释放顺畅,各地生产恢复良好,8月乘用车生产能力很强,由于2021年8月的缺芯严重低迷,今年8月预计产销同比实现高增长,可实现淡季不淡的良好局面。
从供给端来看,7月燃油车市场推出44款新车型,其中有25款符合消费升级的2.0升排量车型,占比57%;而上半年的2.0升排量车型占比是28%,这必将进一步推动车市实现较高的产销增量。
在疫情常态化的持续防控形势下,乘用车私车出行也成为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8月的开学季前,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强烈,换购增购需求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较强,也将继续作为支撑汽车市场维持现有规模的基石。
目前油价持续高位,有利于新能源车的增长。新能源车市场仍将全面加速,尤其是自主品牌经济型电动车(A00级+A0级)会持续放量;新能源新品持续推出,覆盖广泛的价位段和产品特点,各主流厂商的推广积极性处于高位,増程等插混车型在市场面的接受度也有所提升,带来新能源的同比较大增量。
有了车购税减半政策的加持,换购必然升级为更强动力的燃油车,也是自驾游出行的最佳前序工作,因此近期的燃油车换购升级市场很火爆。纳税光荣,开燃油车的高成本主要是给国家巨额缴税,也是车主以实际行动促消费,把稳经济落到实处,为国家做出贡献。
车购税减半政策的效果在政策启动前期的6月份较突出,随后7月的市场淡季的到来和政策进入平稳实施中期,政策效力应该是在8月逐步体现,而9月末进入了政策实施较为明显的阶段,总体而言市场预期较为稳定。目前车市促销力度仍处于高位,并可能按惯例在9月左右进入促销收缩期,未来政策退出前的销量持续高涨推动促销力度进一步缩小,因此8月是购车最佳时机。
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上调到600万
未来几个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长主要看供给侧的提升能力。随着近期的新能源车新品持续推出,部分企业的产能提升工程逐步完成,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保持环比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预计8-12月的月均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60万辆,实现持续高增长。
考虑到新能源客车在2022年仍保持调整态势,专用车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乘联会新能源商用车工作部预计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超35万辆,因此总体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在650万辆左右。
2022年6月汽车行业收入增21%利润增47%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测算,2022年6月的汽车行业收入8,351亿元,同比增21%;成本7,237亿元增20%,利润595亿元,同比增47%,汽车行业利润率7.1%,相较于前两个月的严重低迷,政策驱动下的6月汽车行业改善较大。1-6月汽车行业收入40,893亿元,收入降4%;成本35,431亿元,降3%;利润2,129亿元,总体利润同比下降26%,销售利润率5.5%,上半年汽车行业总体表现不强,但6月改善明显。
燃油车税收减少后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
近期瑞士政府表示由于近年来来自传统燃油汽车的税收减少,尤其是汽柴油的税收很高,该国计划对以电力和其他替代能源为动力的车辆征收新税,以此来帮助填补道路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缺口。
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涨到120美元左右。中国车市的A00级和A0级电动车近两年持续走强,低成本的优势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今年高油价下的电动车爆发式增长也充分说明了是用户市场选择的结果。
电费价格低和居民电价优惠带来的电动车使用成本低是电动车最大优势,尤其是我们消费者受电动化车使用成本低的驱动购买电动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中高端的需求特征。根据国际能源相关机构的统计,2019年我国居民电价,在可获得数据的28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二,平均每度是0.542元。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估计国家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传统燃油车的车购税10%,按发动机排量征收的最高40%的消费税,按成品油每升征收的1.52元的成品油消费税和其他正常税收,这些都是汽车行业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的贡献。纳税光荣,燃油车消费者纳税负担很重。
未来燃油车保有量剧烈萎缩后,国家税收的缺口仍将需要电动车税收体系的支撑。电动车的购买和使用阶段,乃至报废环节的征税是必然趋势。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