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夜读丨决策的高手:概率思维、极度理性、敬畏运气

2022-08-08 23:50

剖开纷繁复杂,决定我们大致人生走向的无外乎两件事:运气和所做决策的质量。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则是我们可以掌控提升人生走向的因素。

如何在更短时间做出更高效的决策?今天分享一种“6步决策法”,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图片

决策之前:厘清思维误区

 

从本质上讲,任何决策都是对未来的预测。

但是,很多人在决策过程中都存在两个严重的思维误区:一是“结果导向”,二是“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结果导向”是指人们会根据结果的好坏来判断决策的好坏。在每一个领域,经常是结果在左右决策的好坏。

你买了一只股票,股价涨了四倍——伟大的决定!你买了一只股票,几乎全跌没了——糟糕的决定!

你开始健身, 过了两个月, 体重减轻了, 肌肉增加了——伟大的决定!但是,假如你的肩膀在健身头两天里就脱臼了,那真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简单来说,除了受个人控制的决策质量,还有“运气”这个随机参数。

由于运气的介入,你做出的决策(有可能造成多种结果)才会产生实际结果。以决策质量和结果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四种结果:

坏决策+坏结果,是咎由自取。

坏决策+好结果,是狗屎运;

好决策+坏结果,是坏运气;

好决策+好结果,是应得的;

图片

 

如果陷入“结果导向”的思维误区,就会把狗屎运理解成自己的决策高明,从而沿用错误的决策方法。

放弃“好事发生一定是我的功劳”这种想法并不容易,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只要稍稍改变一下忽视运气的态度,就会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小小的改变就像复利,能给你未来的决策带来丰厚回报。

另一个思维误区“后视偏差”是由记忆带来的一种谬误。

我们会不断根据事情发生之后能自圆其说的逻辑来叙述整个事件,并对自己的记忆根据叙事的合理性进行修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

当你在做决定时,有些事情你知道,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而在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中,真正发生的肯定是你不知道的事。

但在事后,当你知道这件事真的发生了时,就会觉得=“果然如此”或者“我就知道”。实际的结果扭曲了你对决策过程的记忆。

如果有什么会比一辈子都在后悔“早该知道”更糟,那就是一边后悔一边还要听别人对你说“我早说过”。

要修正“后视偏差”对我们提高决策水平的阻碍,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就要忠实记录下自己的思路,考虑的因素,对未来可能产生结果的预测,作为辅助记忆的工具。然后在结果出来后复盘的时候,有客观清楚的记录,而不需要跟自己的记忆作斗争。

图片

简单上手的“六步决策法”

我们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做决策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掌握一个好的决策框架,能够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以及随之带来的整体决策结果在概率上最有利的范围,而不是追求某次特定决策的最佳结果,这是谁也不能保证的。

杜克把决策框架分成主要6步。

1、找出一组合理的可能结果,尽可能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2、通过对比每个结果带来的回报确定偏好——从价值取向来看,你有多喜欢或不喜欢每个结果?

3、评估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思维)。

4、评估候选决策将产生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结果的相对可能性。

5、考虑其他候选决策,重复步骤1——步骤4。

6、比较这些决策选项。

结果的好坏以及好坏的程度取决于你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不管做什么决定,你总会期待一些结果而排斥另一些结果。几乎每个结果都会让你有得有失。这些得失就是回报,它们会决定偏好,因为你显然喜欢收益甚于损失。

在一组可能的结果里,有些结果的回报会让你得到自己看重的东西,这些回报构成一个决策的积极面;

有些结果的回报会让你失去自己看重的东西,这些回报构成一个决策的消极面。大多数决策同时具有积极面和消极面。

步骤2就是要对“回报”进行判断。你可以用任何你看中的东西来衡量回报:金钱、时间、幸福、健康、他人的幸福、健康或财富,以及社会货币等。

当你判断一个决策是好还是坏时,其实是在问它积极面上的潜力能否抵消它消极面上的风险。衡量决策的质量需要能比较出你的获益是否值得所冒的风险。

步骤3要估算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既包括对你已有信息的总结分析,也包括认识到还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进一步收集。

没有信息,就是你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信息,就是你什么都知道。对于大多数需要估计的事项来说,你不会走向没有信息或完全信息这两个极端,而是处在中间某个位置。

进行有根据的猜测意义重大。你越愿意去猜测,就会越多地思考和应用你掌握的知识。此外,你还会开始思考那些能找到的让你更接近答案的东西。

步骤4需要对步骤1中列出的所有可能结果根据回报和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这个可选方向带来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就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选项的数学量化。

很多人认为事情只有对和错两面,而没有中间状态,是成为好的决策者的重要障碍。这个“中间状态”,就是事情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你需要大胆猜测,就像射箭一样瞄准靶心,但箭簇可能到达的其它部位也能让你得分。

做决策时,我们的目标是在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选出最有利于实现自身理想的方案(如果没有好的选项,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选出受损最少的方案)。

图片

如何提高猜测的准确性?

怎样提高这些“有根据的猜测”的准确性,让我们的猜测向靶心靠拢呢?

杜克给我们的工具是同时考虑“内视角”和“外视角”。

内视角是指从自己的观点、信念和经历出发看待世界。我们很不善于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很不善于判断自己的信念是否有错。我们对自以为知道的东西过于自信。许多常见的认知偏差,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内视角的产物。

外视角是指在自己的观点以外,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处境,或是指世界的真实情况。要弥补内视角,就要摆脱自身经历的影响,尽可能了解别人的观点和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它们正是纠正性信息的所在。

你的直觉服务于内视角。第六感也一样。而直觉和第六感都会被你希望成真的心愿所影响。外视角是解除这种影响的“良药”。

了解别人的观点,其价值不仅在于他们知道你不知道的有用信息,能够纠正你所知信息的不准确之处,而且在于即使他们掌握了完全相同的信息,也可能提出不同的看法。信息一样,结论却可能大相径庭。

外视角能纠正内视角的错误和偏差,所以看问题时要先从外视角出发。

允许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接受别人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会让你更接近客观事实。越接近客观事实,你在决策中用到的垃圾信息就会越少。

图片

决策时的三种思维

1. 幸福感测验:长期目标的“晴雨表”

从广义上说,幸福感是看清一个决策是否会影响长期目标实现的“晴雨表”。

当你发现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幸福感衡量)微不足道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决策属于低影响力类型,可以加快决策速度。

有一类决策,无论你怎么选择(吃鸡肉或鱼肉、看《王牌大贱谍》或《公主新娘》、穿灰西装或蓝西装),从长远来说(或从短期来看),结果都不会对你的幸福感产生太大影响。

假如你正在考虑的事情通过了幸福感测验,那么就可以加快决策速度,因为做得不那么“恰到好处”也没什么损失。

尽管很多决定不会显著影响长期幸福感,但一个糟糕的结果仍会产生短期内的代价:后悔。

后悔(或害怕后悔)几乎会让你在任何选择上都犹豫不决。坏结果发生后,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立刻后悔。对后悔的担忧会导致“分析瘫痪”,因为你理所当然地认为多花点时间做决定就不太可能得到一个坏结果,也就不太可能让你尝到伴随而来的后悔之痛。

如果你纠结于短期的感觉,而不考虑长期的影响(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就会因为害怕后悔而无法做出决定。害怕后悔的代价是时间。

重复性选择有助于淡化后悔情绪。

所谓重复性选择,是指你在决策后可以再做一次同样的选择。这在选择很快又出现的时候特别有用。你可能真心嫌弃午饭时在餐厅点的菜,但几小时后吃晚饭时就又有机会可以点菜了。这有助于消除短期内的后悔之痛。

重复做决定也为你提供了选择一些你不太确定的东西的机会,比如吃没吃过的食物,看没看过的节目,你不会因为这些尝试付出惨痛代价。只需一点代价,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好恶,还可能从中发现一些惊喜。

2.但试无妨:损失趋于零时迅速决策

“但试无妨”是一种有用的思维模式,能够让你迅速抓住机会。

“但试无妨”的关键特征是下行风险有限,也就是说没有太大的损失(但可能会获得很大的收益)。当你处于“但试无妨”的情况时,加快决策通常并不会增加产生更差结果的可能性。

要判断决策的下行风险是否有限,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最糟的结果是什么?

假如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会面临比决策前更差的情况吗?

要是最糟的结果不那么糟,或者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你的情况也不会比之前更差,这个决策就可以“但试无妨”。也就是说,你可以加快决策速度,因为牺牲准确性的代价有限。

你可能会想,“但试无妨”是好,可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好事。然而,一旦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但试无妨”的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多。

你在申请大学。梦想中的大学很难申请,你被录取的可能性很低。你还要申请吗?假设申请成本不高,你没被录取的情况也不会变糟,但被录取的话就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

你在看房子。不出所料,你在房地产经纪人的带领下找到了心仪的房子,但卖价要比你的最高出价贵20%。你还出价吗?你按自己的价格出价,卖主拒绝了,你没损失。但要是卖主接受了,你就能以低价买到心仪的房子。

一旦你确认“但试无妨”,就不用太仔细地考虑是否要抓住这个机会,但仍需花时间去执行这个决定。

迅速决定是否申请录取机会很小的大学,但要花时间确保申请材料的高质量。迅速决定是否出价购买心仪的房子,但要花时间确保出价的合理性。

你决定得越快,机会溜走的可能性就越小。机会抓得越快,你发现该决定上行潜力的可能性就越高。

3.难以决策=很容易选择

明年你有一周的假期,你决定去长途旅行。你已经将目的地缩小到两个城市:巴黎或罗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实验里的两个目的地替换成你特别喜欢或特别想去但又没去过的地方。)

一般来说,你会为这类决策发愁。毕竟,决定去巴黎还是罗马通不过幸福感测验。像这样的假期一定会在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里影响你的幸福感。除非你经常出国旅行,否则这就不属于重复性选择,而可能是一生一次的选择。如果决策错误,代价会很高昂。

我们都会面临很多类似去欧洲哪里度假的高影响力决策。你可能被两所心仪的大学录取,可能发现两所很棒的住宅,也可能得到两份理想的工作。然后你就开始为如何选择烦恼,想要弄清两个或更多好选择之间的细微差距。

让我们做一个怪怪的思想小实验:假如你不是在巴黎和罗马之间做选择,而是在巴黎和三文鱼罐头厂之间做选择呢?你会感觉困难或焦虑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这表明相似选项才是拖慢决策速度的原因。要是在潜在收益相差甚远的选项中做选择,你不会感觉困难,比方说去巴黎度假一周或在“鱼下水”堆里度过一周。

这就是为什么遇到这类决策时你可以并且应该加快速度。

拖慢决策的东西,即质量非常接近的多个选项,实际上是一个可以加快速度的信号——既然两个选项具有相似的上行潜力和下行风险,那么无论怎么选都不可能出错。

要是你从比较选项的相对质量出发考虑决策,就会占据有利位置。与其花大量时间去找各个选项之间的细微差距,不如重新审视决策,问问自己:“如果随便选,我会错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会让你前瞻性地思考,认清影响决策质量的是每一个选项的潜力,而不是碰巧产生了哪一个可能的结果。这个问题会让你看到,两个选项都很棒,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个都不太可能犯大错。

因此,这类决策实际上属于隐藏的“但试无妨”。由于选项相近,你可以任意尝试,随便怎样选都不会出错。这解锁了一个强大的决策原则:难以决策的时候其实很容易选择。

当你在为相近的选项纠结时,通常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你花费大量时间,试图找出两者之间微乎其微的不同,充其量也只能看到潜在收益方面的微小差距。

4.打破僵局:唯一选择测验

巴里·施瓦茨在其著作《选择的悖论》中指出,选择越多,你越有可能难以取舍;越是难以取舍,你花在“分析瘫痪”上的时间就越多。

这就是选择的悖论:选择越多,焦虑越多。

如果在巴黎和三文鱼罐头厂中间选,谁都没问题。但如果在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桑托林岛和马丘比丘之间选呢?

你可以用“唯一选择测验”来打破僵局。做决策时问问自己:“如果这是唯一的选择,我会感觉满意吗?”

“唯一选择测验”可以清除阻碍你做出决策的垃圾信息。只能去巴黎,你感觉心满意足;只能去罗马,你仍感觉心满意足。如果是这样,那么无论怎么选你都会开心幸福。

这种从菜单上选择点什么菜的策略可以广泛用于一般决策。做任何决定,都要花时间区分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然后,你就可以快速决策。

分类,即根据你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找出“好的”选择,是决策时间能够带给你的最大收获。分类是决策的重头,也是放慢速度的价值所在。

当你完成分类,挑出一个或多个好的选项时,加快速度就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假如各个选项非常接近,你不妨随意选择。在符合标准的选项中间多花时间挑拣,决策的准确性通常也不会比随机选择高出多少。

这就是辨别低影响力决策,尤其是那些重复性决策如此重要的原因。这类低风险决策让你有机会去尝试。尝试会告诉你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有助于你弄清自己的喜好。通过这些尝试,你可以掌握更多信息,并在更准确的分类中获得回报。

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你应该把人生所有的大小决策看成是管理一个投资组合,你的目标是让投资组合总体回报让自己满意。

而不是拘泥于每一个单项投资的成败,因为运气的作用在单次投资中是无法准确估量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