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关于今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三个真相

2022-08-08 21:04

  来源:财富FORTUNE

  财富Plus APP于北京时间2022年8月3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涨19.2%(该榜单有史以来最大的涨幅),相当于当年全球GDP的五分之二,接近中国和美国GDP之和。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40亿美元跃升至286亿美元。

  同时,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约为3.1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88%,是2004年以来最大的涨幅。沙特阿美公司以约1,05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苹果公司位居利润榜第二位,利润超过946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以约898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三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分列利润榜第四、第五位,利润均超过600亿美元。工、建、农三大中国商业银行继续位列利润榜前十位,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高达540亿美元。

  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增长下滑,相比去年增长11家,今年只增加了一家,达到136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24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2家。

  从“财富Plus APP”的KOL观点来看,今年的榜单透露出至少三个真相:全球产业链快速重构,国内外企业都面临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大公司还在扩张阶段,仍需警惕部分企业走捷径入围;给大象排座次还是要看营收,拉长评价周期更能看清真相。围绕榜单所透露的更多信息,“财富Plus”的用户展开了精彩讨论,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全球产业链快速重构国内外企业都面临调整和转型升级

  @柏文喜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2022年的《财富》500强榜单发布了,而中国企业上榜数量继续排名第一。梳理历史榜单我们发现,中国(含港台)上榜公司数量连续三年居前列,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中国企业规模和数量持续快速增加,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充沛,即使在遭遇疫情以及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之下,中国以强大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内需与优秀的产业配套及人力资源所支持的强大制造业基础,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坚强韧性以及上一轮疫情之后的快速恢复能力,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以及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优异表现。

  与此同时,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中国的上榜企业中大多数为国央企。这实际上是与中国特有的强政府发展模式有关,这一模式之下除了自然垄断行业之外,大量竞争领域的企业也以国企属性获得了特殊的资源与政策优势,甚至其本身就是以行政手段合并而来的巨大营收与资产、员工规模,而并非市场竞争的产物。因此,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国人的虚荣心,通过行政手段的合并重组,各个省份再制造2-3家世界500强,让中国企业占据榜单的一半也是毫无问题的。

  强大的国企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稳定器,但是普遍的低效率和对于社会资源的过度占用、对于创新的排斥与严重内部人控制也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负项因素,这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太主张设立过多和过于强大的国企的根本原因。而且即使在自然垄断领域,大多数国家为了兼顾公平与发展,也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让民营资本作为经营主体而非一定要以国企来与民争利。这些年来国内经济活力的下降、吸纳就业能力的式微,乃至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不能说与国企的过于强大和过于强势没有关系。在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与提升的当下,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必选题。

  同时,这两年国内经济政策与经营环境的变化也深刻体现于榜单之中。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处于快速重构之中,特别是全球竞争规则的重构,只有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影响规则的制订和让规则对于自身更为有利,才能创造出对于自身发展和可持续经营更好的产业环境和制度体系,而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则是中国企业通向行业话语权的必然门票。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145家中国公司》相关精彩观点

  @杨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助理教授

  高科技板块方面,京东、阿里、腾讯和小米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排名均上升,均实现了20%以上的营收增长,其中小米的同比营收增长更高达42.8%。这样的成绩表明,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实力逐步增强,市场进一步扩大。头部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等投入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正在逐步探索优化高效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能够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利润来源,持续提升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更为可喜的是,榜单中传统行业企业上榜数量和排名的双提升,显示出中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美的的营收增长达到了28.6%,排名较去年上升了43位,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也实现了两位数的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6%和19%。龙头企业的不俗成绩反映出我国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和未来潜力。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首先,技术头部企业的营收虽然维持了较高的平均增长,但盈利情况差异较大。京东对于物流和运营体系的投入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加剧了短期盈利压力。目前国际局势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技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风险和压力已经反映在华为榜单上的营收下降中,且随着阿里已经进入美国临时退市清单,在越来越多技术企业的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进程可能受到影响,挑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营收能力。其次,随着全球疫情趋势向稳,疫情管理常态化,如何保持疫情驱动的增长点和市场机遇,也是一部分上榜企业所需要面对的挑战。国企方面,中远海运受疫情对集装箱需求的影响,营收增长超过75%,利润增长超过300%榜单排名前进了104位。我国的医药研发企业也受疫情环境下疫苗需求增长的推动,在今年的榜单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如何在未来常态化的运营和市场中,转化和保持这样的疫情驱动增长,则成为这些企业未来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最后,新冠疫情的反复和由此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也使得企业面临保持利润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挑战,对企业组织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145家中国公司》相关精彩观点

  @陆如泉

  国际能源战略学者

  五大国际石油巨头即名震天下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壳牌(Shell)、英国石油(bp)、雪佛龙(Chevron)和道达尔(TotalEnergies)公司。它们均拥有上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们均脱胎于上世纪大部分时间一直垄断全球石油生产和市场(价格)的石油“七姊妹”;它们是跨国公司的代表,一直以超级的规模实力和卓越的盈利能力闻名于世;当然,它们也一直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前10名的常客。

  可如今,2021和2022年度的全球前十大公司,却不见了它们的踪影,这五大国际石油巨头到底怎么了?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导致石油公司收入骤减,是五大国际石油巨头悉数跌出前十大公司的“不可抗力”。其二,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时期为保住业绩和盈利能力而采取的大幅剥离公司资产,而导致的产量和营收下降,是导致五大具体悉数跌出前十强的“战略原因”。其三,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对欧美石油公司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石油巨头们对化石能源的投入意愿降低,“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是导致公司的收入有所下降的“主观因素”。其四,国家石油公司的相对快速崛起,以及服务业、互联网企业的规模实力显著增强,是导致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地位相对下降的“客观因素”。

  掉出前十大,并不意味着国际五大石油巨头不再卓越。相反,它们正在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便在下一个时代的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而且,我们知道世界500强实际上是500大,大不一定强,大不一定拥有与之匹配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因此,比营收更重要的是效益和投资回报指标。若论“净利润”,2022年度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净利润分别为230亿美元和201亿美元;若按照净利润排名,在实体企业中,它们依然可以排进前十名。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145家中国公司》相关精彩观点

  中国大公司还在扩张阶段仍需警惕部分企业走捷径入围

  @李锦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企改革学者

  从发展质量上看,不少中企离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不小,尤其以利润指标为考察依据,差距更是明显。以美国作为参照,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看差距。第一个维度,上榜中美企业的对比,差距主要在利润。第二个维度,实体经济的差距。第三个维度,国企和民企盈利能力的差距。当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非市场因素使得国有企业付出重大代价。而民企中大企业盈利能力强也不代表整个民企盈利能力,民企中两极分化严重,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国企中盈利能力强的也不在少数。

  第四个维度,中美上榜公司的行业结构差异。通过中美行业结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有19家金属制品上榜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1亿美元;美国在该分类下仅有纽柯一家钢铁企业,其利润达到70亿美元。中国有12家建筑工程公司和6家煤炭开采公司,美国在这些类别下均无上榜公司。同时,榜单上的房地产企业均来自中国。但是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一共只有5家,比上年少了3家。相比去年,这些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有所上升,达到678.8亿美元。但是平均利润下降,减少到28.7亿美元。

  另外,分析今年上榜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还可以发现一个鲜明特点:中国的大公司仍然处在扩张阶段,“重组”是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与名次上升的强大动力。同时,2022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39家地方国企入围。山东高速,它由两家省属企业合并而成。蜀道投资由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重组而成。中泰集团前身为新疆烧碱厂,2020年,新疆粮油集团整体划归中泰集团。这告诉我们一个趋向,在今后一些年,在世界500强中,中国央企的总数增长基本上是静止状态,主要靠地方国企和民企,而国企主要是省级国企。随着大范围的重组,各省国有企业按主业集中到一个头部企业,按行业分别集中到一个企业去。在今后三年内,这种势头将继续增长。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精彩观点

  @付伟

  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从上榜的中国企业来看,排名前列的基本都是金融和能源,前者以牌照垄断为优势,后者则是国家垄断的代表,他们的大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量之大的一种投影,和他们自身的强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从盈利能力上看,在“非标转标”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滑,带动整个榜单中500强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更是这个年度最鲜明的脚注。相比于美国头部高科技企业不断兴盛的现实,我们拥有了现在,但还需要创造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才可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国企业依然存在为了进500强而走特殊路径的现象。入围500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销售收入,但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却有一条捷径,就是贸易收入,这对于一些资源类企业很容易,它们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多家公司对敲形成庞大却低利润的物流收入规模,挤入500强。我们都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500强,但这种被“创造”出来的却是我们不欢迎的。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精彩观点

  给大象排座次还是要看营收拉长评价周期更能看清真相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专注中概股研究

  如果把大型企业视作大象,那这个榜单就是给大象排座次,《财富》还从营收、净利润、国家分布、行业分布等多个维度做了细分榜单,我仅从投资角度聊聊对榜单的几点看法。

  第一,营收能不能作为一家公司的价值指标,一直有争议,尤其是1996年开启的互联网普及浪潮,中美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涌现,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投资者对于营收指标的信心,甚至有人认为,营收是20世纪旧经济时代下的评价指标,不适用于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但是,过去二十多年的500强榜单表明,营收依然是评估企业极为重要的指标,不管是工业时代还是数字时代,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比营收更好的评价大公司的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新旧经济的分水岭

  举个例子,今年的前两名沃尔玛和亚马逊,都是零售业起家的企业,最大的区别沃尔玛是线下零售为主,亚马逊是线上零售为主,目前两家公司的年营收差距为1000亿美元,以目前亚马逊的营收增速,很可能在五年内就超越沃尔玛,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关于电商与实体店的争议,恐怕已经不再是争议了,而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种情况在中国市场表现的更加强烈,京东集团今年排名全球46位,在中国大陆民企里面唯一一家进入到前50名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位居55位,明年很可能进入到前50位,背后就是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于电商渠道。如果你是一个理性投资者,看到估值回到2014年的阿里巴巴,会不会心动?

  第二,说到估值,不能不说最近在美股市场“大闹天宫”的香港公司尚乘数科,就在《财富》500强放榜的同一天,这家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5000亿美元,秒杀绝大多数500强上榜企业,但是真正的投资者,几乎不会去关注这家公司的股价涨跌,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市值再高,也掩盖不了年营收不到5000万美元的事实,这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泡泡,轻轻一吹就破灭。

  在资本市场上,市值是很容易人为造假的,这种造假行为在美国、香港市场以及深圳都属于市场游戏规则范畴内的行为,而500强企业的营收指标,其造假难度就大得多,造假后果也严重的多,所以市值这个指标,更应该与营收指标放到一起来看,也就是市销率(PS),才能更好地评判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通常来说,PS值越高,说明企业的泡沫越大,但也可能代表这个企业前景光明,投资者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第三,虽然今年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继续排名第一,压过美国一头,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新上榜的公司主要还是传统企业为主,退出榜单的公司同样也是房地产等传统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企业,恐怕就只剩下有资格上榜,但由于没有上市所以不披露财报的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如果从商业模式来看,蚂蚁的互联网金融赛道,字节的短视频赛道,其实都已经属于成熟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策的紧箍咒限制,那么在字节和蚂蚁之后,什么样的中国独角兽公司能够登上世界500强榜单?这也很值得关注。第四,房地产企业落榜是进步!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最大赢家之一,恒大曾连续六年上榜,2021年排名全球第122名,今年榜单上已经没有恒大了,上榜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只剩下5家,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企一家家退出世界500强榜单,这是大势所趋。从过去十年的500强榜单,可以勾勒出一条房地产行业由盛而衰的曲线,随着黄金时代的结束,对于还在榜单上房企来说,现在恐怕关心的不再是排名多少,而是明年还能不能留着榜单上。投资就是买预期、投未来,对于“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所有的抄底,都有可能站在山顶。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精彩观点

  @倪受彬

  民商法学教授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是国家国力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一国营商环境、市场结构甚至商业伦理的综合比拼。《财富》500强中多有中国企业身影,而国有商业银行在数量、利润贡献中占比太高,恰恰反映出国内实体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压力。一个好的经济体的金融指标应该是企业融资成本低和便捷,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高和利润雄厚的状况应该改变。但是也非一日之功,例如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利率和资金的市场化深度,都是虽多次强调但受限于传统融资结构和惯性难以遏制,实际上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而P2P、互联网金融应该是银行体系之外的中小企业融资手段,因为监管不足而背上恶名而遗憾谢幕。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果,需要有一批又一批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中搏杀成功。而不能利用体制或行政的垄断来扶持,国企的成功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水平,甚至国企的成功背后是以一批一批小企业的机会丧失为代价的。或者说,这些国企的成功与利润收益水平,应该将对民营经济市场机会的剥夺、垄断和其他非市场的补贴计算进去,对其盈利、收入指标再进行一次折扣处理,这样才能可能更准确进行排名。就像世界银行和国际组织,已经在采取更多元化的指标来计算各个经济体的GDP排名,其中增加的因素包括碳排放数据、ESG指标。多样指标和拉长评价的周期,看到的排名可能又不一样,但是可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更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精彩观点(财富中文网)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