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联储强硬口径有所松动,看看华尔街分析师怎么说?

2022-07-28 11:55

美联储的声明中唯一重大调整是其对经济的重新评估,美联储对宏观经济的描述从6月的“整体经济活动似乎较一季度下行后反弹”,改成了“近期指标显示支出和生产都出现疲软”。

对于今后的利率变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没有透露出太明显的鹰鸽倾向性。他说,下一次会议上再进行一次超常规幅度的加息可能是合适之举,这将取决于从现在到那时的经济数据。同时,他亦表示,随着利率的提高,放缓加息步伐也可能是适当的,但尚未就何时放慢加息做出决定。

以下是来自华尔街各位分析师的一些热门观点:

政策还不会转向

宏利资产管理公司宏观经济策略主管Frances Donald指出,“这不是转向,至少现在还不是。虽然美联储承认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但他们仍然相信就业增长强劲。美联储不像会做出退让。显然,经济衰退带来的担忧远远不够。”

Inflation Insights的创始人Omair Sharif认为,“尽管目前经济状况的下调在意料之内,但如果鲍威尔重申9月会议上加息50-75个基点是最有可能的路径,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iCapital首席投资策略师Anastasia Amoroso称,“75个基点的加息、以及随之而来的美联储声明几乎没有什么令人意外的地方。但明确的是,美联储仍然认为美国经济能够经受住利率的持续上升…声明中还没有迹象表明美联储会转向,而且美联储似乎看到了继续加息的机会。”

巴克莱策略师Ajay Rajadhyaksha表示,现在就押注美联储会变得“友好”还为时过早。在他看来,美联储官员将努力避免他们在4月份犯下的错误,他们曾在4月淡化了最终需要的加息规模,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标普500指数下跌了近9%。

Rajadhyaksha表示,“美联储已经尝到了过早宣布战胜通胀的后果,不太可能重蹈覆辙。”

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在一份报告中称,“美联储肯定不能停止收紧政策,也不能太过放缓。”

信息量不大

Bleakl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资官Peter Bookcvar认为,该声明“与6月的会议声明相比,只有适度的变化,因此显得毫无意义。”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经济学家Neil Dutta表示,“我从这份声明中得到的信息只是:美联储下调了增长预期,但最终结论还是和6月份一样。”

就业数据是加息理由

洛克菲勒资本旗下Rockefeller Global Family Office首席投资官Jimmy Chang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承认看到了一些疲软,但他们依旧强调,就业增长强劲…只有就业市场真的实质上地出现恶化,美联储才会转向。他们目前的焦点仍是通胀。”

Alpine Woods Capital的投资组合经理Sarah Hunt称,“美联储看到了劳动力市场的稍许疲软(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就业增长放缓),但也看到了高通胀数据,因此情况非常复杂。‘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是美联储激进加息的理由。劳动力市场增长放缓可能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一些迹象,但他们不希望放缓变得太严重。”

股市上涨或是“陷阱”

AlphaTrAI Funds首席投资官Max Gokhman表示,“鲍威尔称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慢加息步伐。在我看来,这是鹰派作风,其次是不想引发恐慌性抛售。有趣的是,美联储决议后,股市的即时反应是飙升。”

摩根士丹利则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投入股市,尽管美联储决定出台后股市大涨。

大摩美国股市首席策略师兼首席投资官Mike Wilson表示,“从美联储停止加息到衰退的开始,市场总会出现反弹。不过这次,美联储结束加息行动与经济衰退之间可能不会有太大时间差。″ “最终,这将是一个陷阱。”

Wilson认为,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经济放缓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以及美联储过度紧缩的风险。“就连债券市场现在也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美联储可能会在紧缩的路上越走越远,将市场带入衰退。”

亦有一些积极看法

贝莱德iShares投资策略主管Gargi Chaudhuri表示,“我认为这让股市稍稍松缓了一些,原因是美联储承认他们的政策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是以前从未听到过的。”

Chaudhuri认为这一声明是积极的,反映了经济正在放缓,而且未来经济将依赖于数据。市场也在对这份声明作出反应。

Integrity Asset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Joe Gilbert也表示,“美联储一直保持谨慎,并一次次努力不让市场感到意外。目前,大多数加息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每天都在离明年降息更近一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