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7-20 08:01
【今日头条】
加快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 5年投资1.6万亿
近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同时确认“十四五”期间,可核准装机规模将达2.7亿千瓦,总投资1.6万亿元。该负责人指出:“发展抽水蓄能对于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扩大有效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各项利好政策落地生效,今年以来,各地抽水蓄能项目密集开工。仅7月上旬,就有“十四五”华南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南方电网南宁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黑龙江省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黑龙江尚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宣布开工建设,青海最早谋划、最早启动前期工程的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也宣布完成可行性研究阶段部分审查工作。
涉及相关港股包括:东方电气(01072)、哈尔滨电气(01133)、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金风科技(02208)等。
香港金管局再承接86.19亿港元沽盘
7月20日,港元汇价触及7.85弱方兑换水平,香港金管局根据联系汇率机制,今晨宣布承接86.19亿港元沽盘,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7月21日后跌至1760.44亿港元。自5月12日凌晨起,香港金管局已22度接钱,共1614.36亿港元。
【大势展望】
隔夜美股大涨 港股ADR指数涨1.09%
隔夜美股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全线大涨,道琼斯指数涨2.43%,上涨754.44点,收报31827.05点;标普500指数涨2.76%,上涨105.84点,收报3936.69点;纳斯达克指数涨3.11%,上涨353.10点,收报11713.15点。港股ADR指数上涨,按比例计算,收报20888点,较香港收市涨227.16点或1.09%。
【热点前瞻】
能源局:1-6月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5.8%
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5.8%。涉及相关港股包括洛阳玻璃股份(01108)、福莱特玻璃(06865)、协鑫科技(03800)、新特能源(01799)等。
贝莱德旗下基金披露了二季报,两只基金二季度期间对其持仓进行了大调整
今年以来,海外宏观环境动荡,贝莱德二季度管理规模与盈利均大幅缩水。7月15日,贝莱德发布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26亿美元,同比下降6%。其中,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对其重仓持有的光伏产业链股票进行了加仓,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大盘股新进成为前十大重仓股,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股则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名单。
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进行了大调仓,美团(03690)获其翻倍加仓,并晋升为第一大重仓股,腾讯控股(00700)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名单。与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操作思路有所不同,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二季度对招商银行(03968)、中银香港(02388)等金融股进行了加仓。
北京发布一揽子促汽车消费措施
北京市商务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二手车流通促进汽车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加快乘用车淘汰更新及二手车的流通,并予以部分符合条件的购车人和经销商一定金额的补贴支持。
在便利二手车交易方面,《措施》提出将“丰富二手车经营主体”“优化二手车交易流程”“完善周转指标配套服务”“健全二手车交易诚信体系”“保障疫情下物流畅通和主体营业”等五项措施。通过优化二手车交易流程、完善周转指标配套服务、健全二手车交易诚信体系等措施,解决二手车交易不便利的问题,提升二手车交易的便利性。而发展环境的优化,或将有助于提升二手车商、交易市场和消费者积极性,进一步激活市场。
涉及相关港股包括:易鑫集团(02858)、汽车之家-S(02518)、车市科技(01490)及中升控股(00881)等4S店。
【个股点晴】
中船防务(00317):在手订单饱满 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主营造船业务增长逻辑明显,“十四五”期间业绩有望进一步兑现.军船业务伴随对保护我国海外经济利益、人民安全等带来的海军装备建设需求;民船业务伴随着可能来临的民船市场景气大周期与我国造船产业对高附加价值船型的迈进,支撑公司主营业务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2021年9月30日披露子公司黄埔文冲签订10.43亿美元的合同,2021年已履行金额2.07亿美元,尚有8.37亿美元待履行。此外,公司披露2021年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436.58亿元,其中95.95亿元预计将于2022年度确认收入。公司主营业务造船业务订单饱满,虽然船舶制造周期相对较长,可能并非全部订单都在2022年完成,但是对2022年及2023年公司的业务收入规模与利润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机构认为,中船防务目前主要有2大增长逻辑,一是民船市场的下一轮景气周期可能正在到来,从船龄上看,上一轮新船交付高峰期为2003-2011年,在船龄老化了接近20年的当下可以预计船只的交替期正在到来;二是我国向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域迈进趋势明显,我国船舶产业正在从低附加价值船型向高附加价值迈进,未来民船产业的毛利率有望迎来整体提升。
敏实集团(00425):电池托盘主要供应商
目前电池托盘行出现显著的供不应求,不仅是新能源车,包括储能托盘需求爆发,导致上游产能扩建速度难以满足下游订单,下游厂商积极寻找发展新供应商,支持供应商扩产。
公司产品主要供给欧洲客户,如大众、宝马、戴姆勒;智通财经APP获悉,敏实集团目前正逐步增加面向国内的产能,预计今年达到30-40万套,明年100万套;出货量略少于和胜,目前共6条产线,每个产线每月生产几千套托盘。
机构预计到25年托盘行业供需达到平衡,后期即便产能过剩,预计加工费变动不大,主要是市占率的变化;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成败;核心竞争力主要看是否拥有全产业链、技术沉淀;企业文化主要看是否与头部客户有密切合作。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敏实集团(00425)“买入”评级,现价较其5年市盈率平均值折让20%,股价由年初至今下跌逾30%,预计可获重评机会,目标价由28港元下调至27港元。考虑到自5月份起,铝价一直呈下跌趋势,公司年初至今获得额外35亿元人民币的电池盒订单,该行相信投资者为过度担忧。
【头条公告掘金】
郑煤机(00564):拟通过公开摘牌方式联合收购洛阳LYC轴承43.33%股权
郑煤机公告称,2022年7月19日,董事会同意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于郑煤机新兴产业投资(河南)合伙企业,并以郑煤机合伙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与关联方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参与投资或控制的主体及其他意向受让方共同组成联合体,参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43.33%股权的公开摘牌受让,转让底价为约10.07亿元。
其中,郑煤机合伙企业拟受让比例约16.67%,对应的转让底价为约3.87亿元。各方具体的受让比例和出资金额将以最终摘牌受让结果为准。
点评:郑煤机深耕液压支架领域多年,具备突出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同时在煤矿开采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始终坚持稳定的投入,自主研发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控制系统已取得市场领先地位,智能化工作面技术在煤矿快速推广。
2000年以来,公司积极探索,持续进行机制、体制以及结构性改革。公司于2016、2017年相继收购亚新科和SEG,正式步入汽车零部件市场。此后汽零业务成为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约占60%左右;但盈利方面,煤机业务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洛阳LYC轴承公司拥有风电、航天、军工、高铁、汽车、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高端轴承产品群,技术实力领先,行业排名前列。公告称,公司参与洛轴公司混改,将与郑煤机现有主业产生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改革发展方面形成同频共振,有利于公司向战略新兴业务的转型探索,如洛轴公司能成功上市也将带来较好的投资收益。
【重点公告掘金】
信达生物(01801):国药监受理耐立克®治疗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
信达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经正式受理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的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式,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将支持耐立克®获得完全批准。
点评:信达生物制药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产品为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PD-1信迪利单抗于2022年1月新增三个医保适应症(非鳞NSCLc一线、鳞状 NSCLC一线、肝癌一线),一季度新患和用量都显著增长。根据子公司礼来Q1报表,礼来口径销售约为5.5亿人民币,且环比22年Q4实现增长。考虑到22Q4信迪利单抗销售约为6亿,预计22Q1信迪利单抗销售超过6亿。
公司始终注重全球创新,其中信达国清院已有超过300名科学家,定位全球首创及同类最佳药物,目前已有7个分子交付CMC阶段,预计在1-2年内进入临床。国清院还有80多个临床前开发项目进行中,预计每年将多个全球创新候选药物推进临床。
此次国药监受理耐立克上市申请,是该药2021年11月附条件批准上市后的又一重要进展,有望加速惠及更多、更广泛的中国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耐立克®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公司与亚盛医药集团(06855)共同负责。
心通医疗-B(02160):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完成首例临床应用
心通医疗公告称,2022年7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团队应用该集团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成功救治一名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器械植入位置理想,术后即刻二尖瓣反流消失,无瓣周漏,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恢复良好。
点评:微创心通医疗是一家主要从事心脏瓣膜疾病领域的医疗器材企业,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产品布局全面,自研和合作研发并重公司致力于提供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产品“VitaFlow”和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 II”。
2021年收入2.01亿元,同比增加93%,收入持续高增长主要系VitaFlow的快速放量以及VitaFlow Liberty2021年9月上市以来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截止今年3月29日,公司VitaFlow以及VitaFlow Liberty 已经覆盖超过300家医院,并在其中180家医院占据领先地位。通过核心产品快速覆盖医院,有望建立起医院渠道优势,为后续创新型产品入院放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告称,公司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首次应用集团自主研发的干瓣技术,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钙化性能,便于术前准备操作和储藏运输,进一步提高瓣膜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此次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的成功首例人体应用是该集团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全面布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港股重要公告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