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准备迎接血流成河的财报季!华尔街分析师近一周下调数百家公司评级

2022-07-15 03:13

  财联社 史正丞

  在昨夜美国CPI“破9”之后,高盛交易员约翰·弗洛德在客户报告中写道,这么高的数字会令机构投资者紧紧捂住自己的账户,未来数周内都不敢轻举妄动。除了迎接不惜一切代价应对通胀的美联储外,从今晚开始正式揭幕的美股Q2财报季料将给投资者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坏消息。

昨日收盘后,弗洛德继续告诫投资者,接下来在抄底的时候需要谨慎,并利用轧空的机会来减仓。

  为了描述弥漫在市场中的恐慌情绪,弗洛德在报告中也写道:“卖方分析师正在财报季来临前疯狂挣扎。在过去短短五天时间里,已经有超过500家上市公司的评级被下调,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净值。在次贷危机后,这种迅速、大量下调公司评级的景象,大概只出现过四次。”

美银:附议!达到预期就能偷着乐了

  除了高盛外,美国银行股票和量化策略师Savita Subramanian也在首份二季报追踪报告中直言不讳地表示,眼下可以预期的是,(上市公司)能达到预期就已经是最好的情况,同时对于后续业绩的指引也会更加疲软。

  Subramanian解释称,能支撑这个结论的理由除了美银自家的宏观量化指标外,目前企业信心指数也处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值。同时从历史关系来管,经济意外指标也指向本季度标普500上市公司每股盈利稍逊预期的结局。

 (经济意外指标预示EPS走弱,来源:美国银行)

 (经济意外指标预示EPS走弱,来源:美国银行)

  考虑到过去三个月里,除了能源板块一枝独秀外,分析师们已经显著下调了可选消费(-19%)、通讯服务(-9%)的二季报预期,所以未来一个多月里最有可能冲击市场信心的消息依然是财报指引令市场大跌眼镜。

美银认为,从今年下半年到2023年的分析师EPS一致预期依然还是太高。

  而且对于那些把科技股当作防御题材的投资者而言,美银也警告称他们的想法可能存在一些偏差。虽然过去两次衰退中,科技成长股的营收均保持稳定,但这一次可能会破防。

  美银强调,把时间拉长到1985年开始看,科技板块营收下滑的概率其实是高于标普500指数的。之所以科技股近十年表现优异,离不开全球化带来的成本下降和需求拉动,但眼下去全球化已经是科技巨头们普遍遇到的障碍。

(科技股防御属性需要打个问号,来源:美国银行)

(科技股防御属性需要打个问号,来源:美国银行)

  对于上市公司资本支出暴涨的情况,美国银行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今年一季度标普500上市公司的资本支出上升了20%,但美银认为这些钱更像是“必要支出”。疫情激发的供应链冲击、地缘政治风险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推动上市公司短期资本开支冲上历史新高。

  但在数字的背后,更多的支出类似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花钱补上自动化的短板。美银认为,在利润下行周期,被迫掏钱投资代表对自由现金流的挤压,所以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收获订单的公司,而不是花钱的那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