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7-01 09:53
7月1日发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高于5月3.6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三个月的收缩趋势,重回扩张区间,并且为2021年6月以来最高。
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录得50.2,较5月上升0.6个百分点,同样重回荣枯线以上。
从分项数据看,6月供给大幅走强,需求亦有所改善。当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重回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创2020年12月以来新高。调查覆盖的三大品类产品产量均有增加,消费品类增速最为显著。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微升至荣枯线以上,反弹力度弱于供给端。受访企业反映,国内疫情好转,客户需求随之增强,带动销售回升,但整体市况相对疲弱,疫情影响仍在,拖累整体增速。外需亦有所改善,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21年8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受访企业反映,国内疫情好转,客户需求随之增强,带动销售回升,但整体市况相对疲弱,疫情影响仍在,拖累整体增速。外需亦有所改善,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21年8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专家解读: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6月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相关管控措施开始放松,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制造业供求改善,供给恢复更为强势,物流和供应链逐渐恢复,就业市场反馈存在迟滞,仍处于收缩区间;成本端和收费端价格持续分化,企业盈利面临挑战。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后疫情时期修复仍是目前经济运行的主线,但基础尚不牢固,就业市场疲弱导致居民收入和预期恶化,是市场需求修复强度有限的直接原因。建议帮扶纾困政策应更多聚焦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员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低收入群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