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6-23 0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天是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廿五日。每一个夏日的清晨,方正研究向您提供及时新鲜的研究观点,秉持“独立、客观、理性、真诚”的理念,珍重您的信任,保护您的投资。
“每日新观点”将为大家带来:
行业时事
策略 | 燕翔
全球视野看A股估值
A股市场估值观察:整体而言,目前A股估值正处底部区间,除沪深300指数以外的宽基指数市盈率中位数大幅低于历史中枢水平。A股目前的估值分化程度在历史上处于较高水平,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分化尤为显著。创业板经历大幅回调,估值性价比有明显提升。前100名基金重仓股市盈率中位数除以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的比值为1.21,估值溢价已经处在比较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万得全A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为2.91%,位于2002年以来的77%分位数水平(ERP越高代表股市较债市的投资性价比更高),国内股市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港股市场估值观察:当前港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枢水平之下,并且在全球市场中处于估值洼地。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9.6倍,与自身过去十年的历史数据对比,已接近平均值减一倍标准差的底部,向下有支撑,向上有空间。香港10年政府债收益率为3.29%,恒生指数ERP为7.15%,该数值为全球主要股市中最高。AH股溢价目前仍在高位,港股除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以外的多数行业估值全面落后于A股和美股。港股正迎来布局良机。
海外股市估值观察:全球主要指数的市盈率多数处在过去三年的较低位置。这意味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出疫情冲击,指数市盈率随着成分股盈利修复开始回归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当前标普500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为2.13%,位于1954年以来的71%分位数水平。日经225指数ERP为5.07%,位于2009年以来的68%分位数水平。英国富时100指数ERP为3.66%,位于2009年以来的64%分位数水平。德国DAX指数ERP为6.61%,位于2009年以来的92%分位数水平。纵向比较来看,德国股市相较债市的估值性价比极高,美国、日本、英国等股市估值性价比尚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等。
计算机 | 方闻千
网络安全正在出现积极变化
网络安全行业近期有望出现底部反转。短期来看,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行业Q2增长短期承压,但随着头部公司Q2业绩预期的释放,此前市场对网安Q2的担忧也将逐渐明朗。同时,网络安全行业Q3将迎来旺季:1)22年Q3会集中部分Q2及Q4的订单;2)22年HW预计将显著带动Q3的景气度;3)数据安全政策开始落地;4)五年计划第二年开始,安全投入逐渐提升。
安全行业的长逻辑没有变化,23-24大概率重回高景气。长期来看,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安全威胁的持续加剧,以及国内政企安全投入的不足等因素依然是安全行业长期保持高增长的底层逻辑,海外安全市场已经多年保持在5-10%的景气度上,国内安全市场预计将长期(10年维度)保持在2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从竞争格局来看,22年相较于去年会有所优化,各安全公司全年的盈利水平和报表质量将得到提升。
1)21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厂商全年的盈利变差:首先,21年初行业内的主要安全厂商对全年的投入过于乐观,包括安恒、绿盟、天融信等多家安全厂商年初人员增速达30%-40%(历史最高增速水平),同时叠加下半年政府安全预算不达预期,安全厂商之间竞争加剧,最终影响了全年的盈利水平。
2)22年盈利水平和报表质量将得到提升:22年部分网络安全厂商的人员规模增速将降低至10%左右,整体来看行业竞争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竞争格局有所改善。
投资建议:目前板块估值已经达到近10年的历史低位水平,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天融信等公司PE在20X左右,板块大部分公司PEG小于1,深信服、安恒信息、奇安信的静态PS已经在7X以下。总体来看,我们推荐深信服、安恒信息、奇安信,其中深信服今年公司战略优化之后有望重回中高增长轨道,奇安信与安恒信息今年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预期。同时,近期启明星辰在中国移动入主之后,后续无论中国移动内部采购以及外部合作均有望带来业绩增厚。网络安全板块重点关注标的:深信服、安恒信息、奇安信、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天融信、亚信安全、卫士通。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风险;行业政策落地情况不达预期;疫情反复发酵带来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汽车 | 段迎晟
负极行业: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降本增效或成企业胜负手
国内负极材料市场形成“四大三小”竞争格局,企业扩产加剧竞争。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达81.5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比重高达92%。负极材料行业的高景气促使其他行业企业跨界入局新建产线,负极材料行业企业纷纷扩产,由于从建厂到投产所需时间较长,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产能缓解石墨化供给紧缺局面。
负极材料出货量攀升,人造石墨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021年负极材料电池出货量高达72万吨,同比增长94.6%,6年CAGR达46%。其中,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市占率逐年提高,长年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市占率已达84%。在政策的大力推动叠加下游市场旺盛需求下,未来人造石墨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储能电池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随着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锂离子电池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8GWh,6年CAGR达60.6%,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第二增长极。
降本增效为企业短期诉求,硅基负极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因其高理论容量的优点,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但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问题极为严重,需要通过改性以及预锂化手段予以缓解,暂时无法大规模商业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风险提示:人造石墨产能扩张超预期,供需失衡致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锂离子电池下游市场不及预期;一体化进程及效果不及预期;硅碳等复合材料应用不及预期;负极材料技术更迭超预期。
核心推荐
军工 | 鲍学博
振华科技:市场景气向好,Q2业绩保持较快增长
6月18日,振华科技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至13.3亿元,同比增长129%至15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至13.0亿元,同比增长133%至164%。
点评:
1、行业持续高景气,公司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2H1,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企业的高可靠产品市场持续向好,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同比增加,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速。2021Q2,公司一次性计提统筹外费用2.33亿元,剔除该计提的影响,2021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2亿元。2022Q2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73亿元至7.23亿元,环比增长-6%至19%,较剔除一次性计提影响后的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14%至44%。
2、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公司高附加值、高性能及新研产品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提高,产品结构改善叠加规模效应,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6.56亿元,同比增长43.20%;整体毛利率60.82%,同比提升7.24pcts;整体销售净利率26.47%,同比提升11.21pcts。2022Q1,公司毛利率达62.86%,销售净利率达32.21%。
3、发布定增预案,生产提质提效保障公司长远发展。4月27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18亿元,用于半导体功率器件产能提升、混合集成电路柔性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新型阻容元件生产线建设、继电器及控制组件数智化生产线建设以及开关及显控组件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建设等项目。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有利于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
4、发布2022年财务预算报告,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速。4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70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2022年营收和利润总额的预计值分别较2021年实际完成值增长23.76%和42.09%。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6、31.27、40.2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9、22、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超出市场预期;新产品研发、批产进度不及预期。
军工 &电子 | 鲍学博 陈杭
臻镭科技:高速高精度ADC龙头,微系统蓄势待发
公司从事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电源管理芯片等研发生产,主要用于特种行业通信、数字相控阵雷达、宇航电子等领域,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丰富芯片经验,董事长郁发新担任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电子领域专业组专家、装备发展部微电子专家组专家,参股公司集迈科主要从事高可靠性射频微系统和氮化镓器件等产品的工艺开发、流片代工以及特种封装业务,有助于公司锁定稀缺产能。
公司在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电源管理芯片产品领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应用于装备批产,其中,公司高速高精度ADC/DAC产品性能对标ADI,部分指标优于ADI相关产品,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在数字相控阵雷达、低轨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放量可期。
公司的微系统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通过多层内嵌芯片的三维堆叠极大地提高了功能集成度、产品重量大幅缩减至传统TR组件的10%以内,并通过具有高一致性的半导体晶圆级量产加工使成本缩减至原先的30%,满足了新一代装备向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蓄势待发。
风险提示:芯片设计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降价超出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