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信:关注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4大主线(附股)

2022-05-31 09:41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物流供应链恢复已达80%左右。

从制造企业角度看,疫情主要影响新订单、在手订单和供货商配送时间,物流是恢复的关键。高频物流数据显示,疫情冲击最严重时期全国物流整体下行40%,目前供应链已持续恢复一个月以上,全国货运物流恢复程度在80%,2022-5-26)。本轮疫情重点影响东北、长三角、环北京等区域,东北及环北京物流预计即将全面恢复,长三角除上海外均恢复过半。按照目前节奏,制造业有望在第二季度末恢复至正常水平。

本轮疫情和武汉疫情均导致了市场“无差别”下跌,目前市场信心已筑底回升,对比武汉疫情后市场表现,产业链景气且估值优势的公司具有股价韧性。

我们对比本轮疫情影响和武汉疫情时冲击,本轮疫情生产端受影响程度弱于武汉疫情,冲击范围接近其八成,然而实质受损则更轻,对于制造业的影响至多是武汉疫情的一半。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在湖北注册的109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电子、通信、汽车等产业链,但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市场基本是“无差别”下跌,70家湖北上市公司下跌期间跑赢行业,说明股价调整更多是情绪(流动性层面)问题。

今年5月投资者情绪修复,市场筑底回升。经历了本轮下跌后,当前制造业各细分板块大部分估值位于均值以下,其中自动化、风电、电池、军工信息化、家电以及工程机械板块整体PE对应2022年分别为20/15/20/26/11/11倍,均处于5年均值以下。对比武汉疫情后市场表现,产业链景气程度对之后股价表现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建议从“产业链景气”和“政策受益”两个维度重点布局。

产业链维度看,制造板块中新能源和部分生产与防疫相关性低的产业几乎不受影响;近期高频且大力度的抗疫纾困政策将会使相关产业链受益。

本轮疫情影响范围正处于我国主要工业区,传统四大工业区中多数受累。疫情主要影响吉林、辽宁、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7个省市。分析各受影响省市主要制造业和相关产品占全国比重,最主要的中游制造行业是汽车,产品除汽车外主要包括船舶、机床、挖掘机、摩托车和集成电路等。

除上述行业和产品外,新能源相关产品、部分专用设备、3C相关TMT设备等受损较小。

船舶、金属成形机床等产品虽在疫情地区占比较高,但因生产特殊性并未受到影响,有些设备反而逆势增长,具有较高景气度。

稳增长政策率先托底地产、基建类产业链,工程机械和家电同属相关产业链上的制造行业,目前工程机械加速周期筑底,家电受影响有限。

光伏、风电和电气设备板块4月底以来,市场触底反弹,投资者信心逐步修复,我们认为随着复工复产的进程加快,制造业上市公司将迎来全年维度的修复行情。

投资建议:

1)内外需共振下,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新能源赛道景气度维持高位,聚焦2022年全年新增装机有望持续超预期的光伏、风电以及后疫情时代机器替人进程提速的锂电设备和工业自动化。

建议关注光伏领域中受益于供需格局持续紧张的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大尺寸硅片放量带来业绩增长的双良节能,金刚线龙头美畅股份等,风电领域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风电技术升级而成长性强的金风科技以及有望受益于全球份额替代、长期竞争力凸显的新强联、金雷股份等。

2)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人民币贬值和关税豁免预期带动下,内需边际改善,外销保持强劲的工程机械、家电等板块有望迎来超跌后的反弹机遇。建议关注恒力液压、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等。

风险因素:

奥密克戎毒株国内大面积传播的风险;美联储量化宽松收缩引发全球系统性风险;俄乌局势加剧影响全球供应链:抗疫纾困政策不及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