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天风证券:阿里Q4财报点评与业绩会纪要

2022-05-27 09:45

业绩快评

1. 财务数据分析

总收入:FY22Q4(对应CY22Q1)总收入是RMB2,040.5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7%;增长主要来自国内商业业务、云业务服务和本地生活服务及国际商业业务。

收入结构方面,阿里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商业业务收入、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业务、云计算业务收入、以及数字媒体及娱乐服务这六方面业务。国内商业业务为整体收入的主要来源。FY22Q4(对应CY22Q1)的国内商业收入占总收入68.8%,国际商业业务占比7%。云计算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服务、本地生活服务和菜鸟的收入占比有小幅度上升,分别从上一季度8.1%/3.3%/5.0%/5.4%上升到本季度9.3%/3.9%/5.1%/5.7%。创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占比有小幅下降,从上季度的0.4%下降至本季度的0.2%。

 

1.核心商务业务】FY22Q3收入为RMB1766.92亿元,同比增长9.5%,占总收入的68.8%;国内商业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零售商业与国内批发商业两部分。

收入结构方面,依然保持以中国商品零售商业为主的业务收入结构。

 

 

 

中国-零售:本季度收入为RMB1359.47亿元,同比增长7%,占总收入的67%;客户管理收入同比维持稳定,主要由于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还没有支付订单)同比录得单位数的下降。3月份季度期内,1月和2月的GMV合计增长持平,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导致3月的GMV有所回落。中国零售商业服务板块下直营及其他收入为725.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增长主要来自盒马以及天猫超市直营业务。

 

中国-批发(1688.com):本季度收入为RMB43.83亿元,同比增长30%,占总收入的2%;主要由于提供予批发买家和付费会员的增值服务收入的上升。

 

国际-零售:本季度收入为RMB98.87亿元,同比增长4%,占总收入的5%;主要由于Lazada的收入增长,增速放缓主要由于Trendyol收入受土耳其里拉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速卖通的订单量受欧盟增值税税规修改及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供应链和物流中断的影响。

 

国际-批发:本季度收入为RMB44.48亿元,同比增长13%,占总收入的2%;主要由于Alibaba.com付费会员数量的增加,以及与跨境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增速放缓主要由于中国出口增长放缓,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导致供应链中断。

 

菜鸟(17年10月中旬起并表):本季度收入为RMB115.82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收入的6%;主要原因是为提升消费者体验升级的消费者物流服务的收入增加。部分收入被国际订单量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供应链和物流中断的影响而减少所划算消,划算销跨分部影响前本季度收入为RMB164.51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来自外部收入增长以及向中国零售商业业务(如天猫,淘宝和淘特)提供的物流履约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的增长。

 

本地生活服务(饿了么18年5月起并表,口碑18年12月起并表):本季度收入为RMB104.45亿元,同比增长29%,占总收入的5%;主要由于GMV的稳健增长以及被视作收入冲减项的补贴效率提升。稳健的GMV增长主要由于单均价值上升,但部分被3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导致订单减少所划算销。

 

【2.云计算业务】本季度收入为RMB189.71亿元,同比增12%,占总收入的9%;云业务的主要增长来源于电讯、金融服务及零售行业的强劲需求,但互动娱乐及教育互联网行业等波动影响导致部分增长受到冲销。不考虑一位头部客户停用海外云服务的影响,同比增长15%,增速放缓主要由于经济活动放缓,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疲软,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延迟完成的混合云项目。

 

 

 

 

【3.数字媒体及娱乐】本季度收入为RMB80.05亿元,同比下降1%,占总收入的4%。

 

 

 

 

【4.创新项目】本季度收入为RMB3.84亿元,同比下降35%,占总收入的0%;FY2022全年收入为RMB28.41亿元,同比增长23%,占总体收入的1%。

 

毛利率:本季度为31.9%,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FY2022毛利同比增长至RMB3136.12亿元,全年毛利率为36.8%,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

 

 

 

 

运营利润:本季度运营利润为RMB167.17亿元,同比增长318.2%,运营利润率8.2%,较去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淘菜菜和淘特的投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来自高鑫零售的资产减值损失和特别集体准备。FY2022全年运营利润为RMB696.38亿元,同比下降22%,运营利润率8.2%,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

 

 

 

 

经调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GAAP):本季度经调整归属股东净利润为RMB214.54亿元,同比下降24.4%,环比下降53.2%,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5.9%;经调整归属股东净利率为10.5%,比去年同期下滑4.6个百分点,比上一季度下滑8.4个百分点;FY2022全年Non-GAAP归属股东净利润达1435.15亿元,同比下降19.8%,净利率16%,较去年下降8.9个百分点。

 

 

 

 

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余额:截至22年3月31日为RMB4464.12亿元,环比减少6.71%;主要由于股份回购的现金支出人民币612.25亿元及投资和收购活动的现金支出人民币528.48亿元及偿还无担保优先票据15亿美元,部分被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人民币988.74亿元所抵销。

 

股票回购:截止2022年3月31日,公司以约20亿美元回购约17.8百万股美国存托股(约142.8百万股普通股)。截止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和流通的普通股约为214亿(约27亿股美国存托股)。

 

 

2. 运营数据分析

活跃买家数: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9.03亿,同比增加8900万,环比增加2100万。

 

 

GMV:FY2022全年GMV为RMB8.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8%。

 

 

 

业绩会纪要【发言环节】

一、业务情况:

阿里在财政年度消费者业务领域实现了国内AAC超过10个亿的既定目标,年度净增AAC1.13亿,全球消费者达13.1亿,年度净增1.77亿,全球范围内的消费总规模达到了8.3万亿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的GMV近8万亿元,海外市场GMV达3,410亿元。阿里的云计算业务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并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

疫情冲击下,我们看到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月和4月连续出现同比负增长,网上零售也在4月份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负增长。阿里4月份当月整体收入出现低个位数的负增长,在中国零售市场,淘系实物成交在4月份同比降幅略高于10%。4月消费者所在地有疫情的城市GMV成交占比超过淘系大盘的一半。尤其是上海、深圳以及周边城市,他们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家聚集地,因疫情而引起的供应链和物流的中断造成了广泛性的影响。

在疫情中,我们看到消费者的访问和活跃度仍然稳定,但是消费意愿在不同品类出现显著变化。其中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等需求有所下降,食品快消在我们生活基础必需品的消费意愿显著上升,囤货倾向明显,健康、健身、服饰、户外等新兴品类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社会物流体系相比于4月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恢复。我们认为在疫情下,商业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是所有商家共同的核心关切。如果能够在不确定的疫情态势下,确定性地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的稳定和畅通,商业才可能稳定经营,消费情绪和意愿才能更好的恢复。

在海外我们也面临了高度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带来的挑战。

几个海外业务中,Lazada受到东南亚市场疫情缓和后线下消费放开的影响,本季度的订单增长率放缓至32%,其中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的增速高于大盘。

在土耳其Trendyol本季度订单年同比增长48%,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AliExpress本季度的订单年同比出现了下降,主要受欧盟的VAT政策变化,海外疫情后供应链和本地消费逐步恢复,以及地域冲突对国际航运的影响。

尽管有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影响,我们仍将继续在消费领域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基于跨境和本地电商模式相结合,并以全球物流网络、海外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先导。

多年以来,阿里巴巴从三个方面坚持高质量增长,首先是服务好高质量的消费者群体,其次是持续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第三是通过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开发云计算的广阔潜力。

首先是服务好高质量的消费者群体,淘宝和天猫服务了中国最大规模和最高质量的消费群体。在中国10亿aac中有1.24亿消费者的年度ARPU值超过人民币1万元,这些消费者的跨年活跃率高达98%。面向未来,利用好跨业务多场景的消费矩阵,基于每个消费业务的清晰价值定位,根据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的变化,服务好分层的消费者需求,特别服务好我们的核心消费者群体,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应对激烈竞争的核心。它包括在消费行为发生前更好的建立消费心智,激发消费兴趣,增加商品等对相关内容的浏览深度和时长,从而影响消费决策。在消费行为发生后,更好的提升履约和售后。我相信这是在竞争高度激烈的环境当中赢得消费者心智和钱包份额的制胜的策略。

其次,持续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阿里已经形成了远中近场结合的多样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化的用户触达方式、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有效组织,与从城市到社区的履约服务能力深入结合,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服务体验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也成为满足疫情下消费者生活所需的重要途径。特别在原有平台模式基础上,我们过去几年努力建设以供应链和履约能力为核心,以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为模式的进场零售体系。通过三四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因为疫情地区消费者迫切的囤货需求,进场零售业务的客单价大幅上涨。因此尽管在销量上受到履约能力受限的影响,几个业务的销售额年同比都获得快速增长。

以上海为例,饿了么的餐饮外卖尽管因疫情受到显著影响,但非餐饮的品类得到快速发展。特别如超市商品、药品等品类的造价需求极其旺盛,年同比增长超100%。随着饿了么经营质量的提升、单位物流成本降低,UE也在显著改善。本季度UE已接近于盈亏平衡。

疫情下,多年积累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盒马、淘鲜达、天猫超市、饿了么等多个业务,都成为每个社区疫情城市的民生保供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积极发挥数字商业和技术相结合的力量,将发挥业务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为保障民生措施和抗疫,树立奋力尽一份心。举例来说,大润发、盒马等业务从各地调动数千名配送员及仓库工人支援上海,为封控下的上海市民提供食物及其他必需品。饿了么4月在上海配送市民急需药品超250万单;针对特殊脆弱群体,在上海开通应急特需专线服务,截至4月30日已响应近7万个信息服务需求。菜鸟建立起一套应急物流体系,包括备灾管理、紧急运输、中转调拨,以应对突发情况。高德地图发布核酸地图,截至5月中旬已覆盖全国350多个城市,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方便查询到附近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分布及开放时间。淘宝、天猫向上海商家和其他所有参加618的商家提供一系列精准纾困措施,帮助他们缓解现金流压力,降低经营成本,并尽量加快复工复产。

第三方面,通过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开发云计算的广阔潜力。阿里云的优势,在于拥有世界级的试验技术及产品,不仅支持了阿里集团高度复杂的多种业务场景,也服务了全球各类垂直行业领域的客户。过去一个财年,阿里云的GAAP收入达到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速为23%,不考虑合并抵消阿里云为阿里集团其他业务提供的服务,全年的阿里云收入已超过1,000亿人民币,继续保持在国内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并且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本季度阿里云的收入同比增长为12%,收入增长的降低来自云企业经济活动放缓、项目交付延期、互联网行业客户增速减慢及某头部客户逐步停止在海外使用阿里云公有云服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尽管国内互联网行业因流量和用户时长见顶,造成行业性的云服务增速下降等,其他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是高度确定才刚刚开始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是每个企业每个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都需要的需求服务。根据产业预测,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面向未来,阿里云将继续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致力于保持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阿里多年来积累的高质量经营的成果,不仅包括前面提到的高质量的客户,高质量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还包括阿里的多引擎发展战略,良好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管线的现金流,这些将为我们应对宏观的不确定性提供重要保证,更重要的是成为我们面向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的信心来源。

 

二、财务业绩

截至2022年3月31日季度,集团总收入为2,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商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1,400亿元人民币;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增长29%,至1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至190亿元人民币。

 

本季度,经营利润167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一季度为经营亏损77亿元人民币,同比变化244亿元人民币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3月份季度被征收的180亿元人民币的反垄断罚款以及2022年3月份季度股权激励费用发生的13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计价调整。不考虑上述影响,经营利润下降70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经调整EBITA的变动。

 

本季度,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68亿元人民币,至1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商业部分经调整EBITA下降74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集团对淘菜菜和淘特的投资,疫情的影响,以及高鑫零售产生的亏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淘特和淘菜菜的季度汇总亏损环比实现下降。

 

重要的是在2022年3月份季度,我们在全公司提高经营效率、控制成本方面取得了进展。得益于此,本地生活服务的亏损同比收窄12亿元人民币,数字媒体及娱乐的亏损同比收窄7.32亿元人民币,云业务的盈利增长6.18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3月31日季度,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营业成本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上升至68%,主要的原因是盒马和天猫超市等直营业务的比例上升,导致库存成本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上升。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截至2022年3月31日季度,产品开发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略微上升至6%,这反映出集团在人才方面的持续投资,以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3月份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就包含股权激励费用占比为13%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和反垄断罚款的影响,本季度的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本季度归属普通股股东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15亿元人民币,下降69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经调整EBITA下降所导致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为162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和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我们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市场价格下降。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继续保持强劲的净现金水平,为3,430亿元人民币,折合540亿美元。强劲的净现金水平的支撑基础是健康的现金生成能力。在2022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分别为1,428亿元人民币和989亿元人民币,两者之间的差额主要是420亿元人民币的运营资本支出,反映出我们在云业务和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2022年3月份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流出150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支付了182亿元人民币反垄断罚款中的最后一期款项91亿元人民币以及盈利减少。

 

值得指出的是鉴于我们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自由现金流生成能力,我们继续通过股份回购,增加股东回报。在2022财年我们按照股份回购计划,以约96亿美元回购了约6,000万股美国存托股。3月22日,经公司董事会授权,股份回购计划从150亿美元增加至250亿美元。自4月1日至5月25日,我们又回购了34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截至5月25日,集团的股份回购计划仍有120亿美元的未使用金额。

 

在为大家介绍各经营分部业绩之前,我想要先说明一下2021年12月份季度财务业绩中的一项指标。12月份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被低报了73亿元人民币,原因是在于一笔商誉减值费用,本应部分归属于非控股权益,但是被全额计入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这不会影响我们的非公认会计准则指标,也不会影响12月份季度的总收入、经营利润或净利润总额。该项费用的归属已加以纠正,并恰当反应在2022财年的全年合并财务信息中,该项归属对于2022年3月份季度的合并财务信息并不产生影响。

 

下面为各经营分部的业绩情况。

 

中国商业分部在3月份季度的收入为1,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保持稳定,为630亿元人民币。虽然淘宝和天猫线上实物商品交易额(不包括未支付订单的交易额),出现了低个位数的下降。3月份季度中1月和2月GMV的汇总期间均增长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GMV受疫情影响而下降则抵消。

 

如果进一步将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分解为广告和佣金收入。本季度广告总收入实现了正增长,佣金收入出现了高个位数的下降,主要是由于GMV下滑,以及由于3月份疫情反复,因物流受阻所导致的订单取消和配送延迟数量上升。

 

3月份季度的直营业务及其他收入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主要由来自盒马和天猫超市的强劲收入增长所驱动。

 

3月份季度中国商业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74亿元人民币,至321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集团增加了对淘菜菜和淘特的投资,以及高鑫零售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亏损,主要归因于一次性的资产减值和特别准备金拨备。

 

我们积极致力于改善淘特和淘菜菜的运营效率,收窄运营亏损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两项业务在欠发达地区成功获取了新的消费者。本季度淘特拥有超过3亿元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在这些AAC中有超过20%是2022财年中没有在淘宝或天猫购物的消费者。淘菜菜拥有9000多万AAC,其中有超过50%的用户是第一次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生鲜产品。与此同时,淘特和淘菜菜的汇总亏损,季度环比下降。

 

在主要的直营业务方面,除刚才提到的高新零售之外,盒马、天猫国际的亏损,还有天猫超市的亏损均同比收窄,我们继续拓展直营业务,以丰富的商品供给提升各垂直业务领域的供应链能力,通过全方位的高频履约服务,实现实体店与提货点的无缝链接。这些业务在本季度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我们预期他们相对整个中国商业业务做出更大的收入贡献,这将继续影响中国商业分布的EBITA利润率。

 

3月份季度国际商业分布的收入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这一增长主要由Lazada和国际批发商业业务Alibaba.com所驱动,Lazada的订单量逐渐增长32%,Alibaba.com的交易金额增长22%。与前几个季度相比,本季度同比收入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Trendyol的收入同比下降,土耳其里拉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对Trendyol的收入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速卖通的订单量同比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增值税规则的持续影响,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进入欧元区的包裹供应链和物流被扰乱,以及疫情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还有供应链被扰乱。

 

3月份季度国际商业经调整EBITA亏损为26亿元人民币,同比略有增长,主要原因是Trendyol的新业务投资,如国际业务和土耳其本地消费者服务,但被Alibaba.com的持续利润增长,速卖通的亏损生产以及Lazada通过优化运营成本和物流成本亏损收窄所部分抵消。

 

3月份季度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驱动因素包括饿了么补贴效率的提高,以及饿了么平均客单价的提高,所带来的强韧的GMV增长,本地生活服务的经调整EBITA亏损同比减少12亿元人民币至55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到家业务的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我们优化用户获取投入以及降低配送成本。

 

3月份季度菜鸟的收入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主要是由于我们为提升消费者体验而进行的服务升级,使得消费者物流服务收入有所增长,但这一收入增长被国际订单量的减少所部分抵消,国际订单量减少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导致导致进入欧元区的包裹供应链和物流受到扰乱,在2022财年菜鸟总收入69%来自外部客户,菜鸟的经调整EBITA亏损为9.12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上升3.27亿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在全球拓展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以及疫情在中国反复,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影响所导致。今后我们会继续在中国和海外建设综合物流履约基础设施,为集团的数字商业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月份季度云业务的收入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为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与前几个季度相比,3月份季度的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放缓,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疲软,以及疫情影响导致混合云项目延迟交付等因素所导致。不考虑互联网行业的一家头部客户所带来的收入因素,该客户已逐步停止在其国际业务中使用我们的海外公用云服务,云业务的收入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3月份季度同比增长15%,2022财年同比增长29%。

 

不考虑上述客户的影响,云业务的客户基础和行业覆盖范围日益多元化,2022财年排名前十大非关联客户对阿里云的收入贡献不超过10%。需要指出的是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客户的收入继续稳步上升。3月份季度来自电信、金融服务和零售行业的收入增长强劲,但在线教育和娱乐等部分互联网垂直行业的收入增长有所下降。

 

3月份季度由阿里云和钉钉组成的云业务的新调整EBITA为盈利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亿元人民币,这主要归因于云业务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但被钉钉的亏损增加和部分抵消,在新财年云业务将专注于高质量收入的增长,投资于人才和研发,提升运营效率,并进一步推进国际业务。

 

3月份季度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的收入为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经调整EBITA损益为亏损20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亿元人民币。

 

三.总结与展望

最后,我想简要总结上一个财政年度,并谈谈我们的展望。2022财年我们在诸多方面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造成这些挑战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放缓,竞争加剧,国内疫情反复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状况的变化。但是这一切也令我们的聚焦点更加清晰,那就是我们还有更大的努力空间,为客户以及关键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我们在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实现在中国拥有超过10亿年度活跃消费者的历史性里程碑,这是得益于我们强大的执行力以及陶特,陶菜菜产能业务的增长。我们独特的价值主张,在已经有规模化的电商业务以及基于位置的商业业务,这使得我们有能力为中国的10亿消费者提供服务。

 

第二,我们所建设的一体化,城市内和城际间物流网络的效益正在不断显现,这一网络让我们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的配送和履约服务,并帮助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提高在生鲜百货、快消品和消费电子产品品类中的渗透率。

 

最后,在2022财年我们已经投入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用于技术方面的支出,以持续加强我们在中国云市场的领导地位,满足我们面向消费者业务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并推动我们对下一代技术的研发。

 

就指引而言,自2022年3月中旬以来,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疫情反复对我们的国内业务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上海,考虑到疫情影响所导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很多因素我们无法运行或控制,我们认为暂停我们通常在财年年初提供指引的做法较为谨慎。

 

展望未来,在2023财年,如丹尼尔所述,我们将聚焦并实施几项关键的财务目标。包括:

 

首先,产生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收入,坚持发展高质量的消费者,高质量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我们相信这些努力将继续帮助我们与消费者和客户建立牢固长久的关系。

 

第二,我们将着力优化整体成本结构,继续控制成本,提高各项主要业务的回报。与同业相比,这些业务已经具有显著的规模。对于增长型业务,我们将继续优化开支,把握变现机会,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我们将把增量收入再投资于这些业务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形成增长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长期的盈利。总体而言,我们将努力提升我们的直营业务的毛利率,优化消费者业务的物流和履约成本,并控制我们的总体销售和市场费用。

 

第三,我们将继续建设节能型的云基础设施以及全球仓储和物流网络,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我们预期这些基础设施的效率和使用率的持续提升,将惠及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自营业务。

 

最后我们将继续保持健康的现金流产生能力,以及强劲的净现金水平,以保持我们的财务灵活度,可以投资于业务拓展和能力建设,把市场做大,惠及我们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展望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执行我们定下的关键战略和财务目标,我们相信阿里巴巴在未来会更加强大,谢谢!

拓展阅读: 高管解读阿里财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