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早知道 | 稳增长稳市场保就业座谈会召开,腾讯Q1业绩不及预期

2022-05-19 08:06

【今日头条】

1、李克强:稳地价稳房价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央视》报道,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2个省政府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其中10个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十位。

李克强说,要用改革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突出就业优先,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落实落细留抵退税减税等组合式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缓交利息。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定供应。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以有效举措增强民企信心。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稳地价稳房价,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克强: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大势展望】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大跌 港股市场或继续探底

隔夜美股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大幅收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164.52点,收报31490.07点,跌幅3.5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66.37点,收报11418.15点,跌幅4.73%;标普500指数下跌165.17点,收报3923.68点,跌幅4.04%。纳指权重科技股全线飘绿,苹果跌近6%、亚马逊跌超7%。港股ADR指数下跌,按比例计算,收报20162点,较香港收市跌481.76点或2.39%。

【摩根大通将美国GDP预期下调】202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4%,将2023年上半年预期从2.1%下调至1.5%,将2023年下半年预期从1.4%下调至1%。这将导致美国2023年下半年的失业率达到3.5%,此前预期为3.2%。全美零售联合会当地时间5月18日呼吁拜登政府降低或取消对华关税,以应对通胀高企。

智通点评:腾讯一季报不及预期,对恒生科技股指数拖累,市场继续探底。

【热点前瞻】

1、欧盟委员会公布能源计划 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增一倍

欧盟委员会18日公布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快速推进绿色能源转型。计划提出,将欧盟“减碳55%”政策组合中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从40%提高到45%;建立专门的欧盟太阳能战略,到2025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翻一番,到2030年安装600GW;将热泵的部署率提高一倍,并采取措施将地热和太阳能整合到现代化的区域和公共供暖系统中;到2030年,可再生氢气生产1000万吨,进口1000万吨,以取代难以减碳的工业、运输部门所使用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欧盟委员会还宣布,欧盟凝聚力基金与共同农业政策(CAP)可通过自愿转让的方式向欧盟复兴措施基金(RRF)提供269亿欧元和75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年秋天将创新基金2022年大规模征集的资金增加一倍,达到约30亿欧元。

涉及相关港股包括:福莱特玻璃(06865)、信义光能(00968)、新特能源(01799)、协鑫科技(03800)。

2、释放消费潜力 新一轮“汽车下乡”呼之欲出

日前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在6月初出台。以往多轮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对汽车销量提升、车企乡村市场拓展,以及提高乡村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业内人士指出,“汽车下乡”政策需注重农村消费者的需求,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消费体系。

涉及相关汽车板块包括:蔚来-SW(09866)、小鹏汽车-W(09868)、长城汽车(02333)、吉利汽车(00175)、比亚迪(01211)、北京汽车(01958)广汽集团(02238)等。

3、白皮书:卫星导航总产值4690亿元,北斗渐成标配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29%。

港股中播控股(00471)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播之星与华测导航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发和测试基于公司亚洲之星卫星的北斗星增强服务,以提供覆盖国内以至亚太区包括陆地海洋的北斗高精定位导航应用,铺垫未来商业化合作,面向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海上船舶、智慧城市、特殊行业等广泛应用。

亚洲之星卫星系统覆盖全亚洲,与北斗卫星同为L波段频谱信号分发系统,有无缝覆盖的移动能力。亚洲之星通过其移动分发,能在天南地北向北斗地面接收终端随时随地提供增强信号,与“北斗”星L波段定位导航信号结合,推算出厘米级精准定位,服务全天候,全覆盖,不受地面网络限制。亚洲之星平台乃公司联营公司丝路控股有限公司一部分,业务由公司管控和运营。

【个股点晴】

1、腾讯控股(00700)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

腾讯控股(00700)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收入约人民币1354.7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减少6%;毛利570.74亿元,同比减少9%,环比减少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34.13亿元,同比减少51%,环比减少75%;每股基本盈利2.455元。截至北京时间凌晨,腾讯ADR在美国股市下跌6.7%。

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上,腾讯高管表示,对投资会采取更为平衡的措施,此前对持有的京东股份进行调整就是很重要的措施,对于另外一家公司,腾讯也采用减持的方式,并利用减持带来的收益进行回购。腾讯高管称,腾讯投资策略仍然有效,未来会分析更多宏观风险,随时跟进最新趋势。 “我们会关注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我们会进一步进行合理投资,考虑减持也会为公司带来更好的现金流。”该高管表示。

【头条公告解读】

【腾讯业绩: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减少51%,不及预期】

公告:

腾讯控股(00700)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收入约人民币1354.7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减少6%;毛利570.74亿元,同比减少9%,环比减少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234.13亿元,同比减少51%,环比减少75%。每股基本盈利2.455元。

其中,增值服务业务2022年第一季的收入为人民币727亿元,相较2021Q1持平。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下降1%至人民币330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4%至人民币106亿元(固定汇率增长8%)。社交网络收入增长1%至人民币291亿元。

网络广告业务2022年第一季的收入同比下降18%至人民币180亿元。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下降15%至人民币157亿元;媒体广告收入下降30%至人民币23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2022年第一季的收入同比增长10%至人民币428亿元。小程序日活跃账户数突破5亿,交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

点评:

腾讯从2021年7月持续遭受政策逆风,包括打击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平台经济反垄断、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一系列政策,对腾讯的游戏、广告、以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等业务都造成了影响。从数据上看2021年二季度开始腾讯的各业务板块增长都明显放缓,去年四季度进入负增长。而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负增长。

在微信用户突破12亿大关,小程序日活用突破5亿的规模下,即便没有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腾讯的成长空间也在日益缩小。游戏出海带来的增长用于抵消国内的下降。广告业务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也将长期承压。金融支付等业务是同样的影响,疫情影响下国内居民消费下降,金融支付以及微商业务也是承压。

总体而言,腾讯的业务条线越来越多,业务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何对腾讯的业务有一个宏观但不失深刻的认知,实际上随着腾讯涉及到国民经济与生活的方面方面,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本身的“β因子”——换言之它就是中国经济真实图像的反映。未来来看腾讯的成长性将让位于价值性,最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

此前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等表述。总体上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负面冲击已经趋近尾声。互联网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但空间有限。

【重要公告解读】

【三一国际: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关注未来估值逻辑的改变】

公告:

三一国际(00631)发布业绩公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该集团取得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41.16亿元,同比增加70.7%;未经审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44亿元,同比增加31.2%。

点评: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煤炭设备和港口机械两大部分。其中煤矿设备包括掘进机、联合采煤机组、矿用运输车辆及配件以及提供相关服务;港口机械包括大型港口机械(龙门吊、船到岸吊和堆场起重机)及小型港口机械(正面吊、空箱手柄和重型叉车)等。

2021年,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掘进机、正面吊、堆高机市占率保持行业第一。公司深入践行国际化战略,2021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0.95 亿元,同比增长54%,尤其是矿山装备实现海外销售收入8.9亿元,同增101.1%。分地区看,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增速最快,分别增长95.7%、48.1%、42.1%。

去年公司实现机器人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88.3%。2022年Q1机器人业务收入继续同比增长105%!公司在机器人方面主要布局智能产线、智慧物流、智能叉车三大业务,目前已交付10余条智能产线,交付数个智慧仓储物流项目,销售AGV727台,锂电叉车交付274台。

公司已经实现从传统机械重工向自动化机器人业务的转型。未来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化企业进行数字化建设,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务的新增长极。而目前公司的估值仍未传统周期股的估值逻辑,未来估值逻辑的变化值得注意。

【亚盛医药:研究显示公司一款原创药对奥密克戎具有治疗潜力】

公告:

亚盛医药(06855)公告称,一项由位于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最新临床前研究发现,奥雷巴替尼(耐立克® )对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SARS-CoV-2-Omicron)诱导的细胞因子风暴具有治疗潜力。

点评:

亚盛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

奥雷巴替尼是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为口服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此前该品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任何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或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

亚盛医药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的全球最前沿。公司已建立拥有8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50多项I/II期临床试验。

在今年6月初即将在线上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亚盛医药将展示包括“奥雷巴替尼”在内的七项最新临床试验的结果。

 

1652918323(1).jpg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