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

2022-05-02 00:50

  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跨物种传播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出现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

  这项由美国乔治敦大学等机构学者完成的研究说,至少有1万种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但其中绝大多数目前仍在野生哺乳动物中默默传播。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一些野生动物会迁移到较凉爽的栖息地,与其他物种首次相遇,进而导致大量的病毒跨物种传播,在某些情况下有的病毒可能传播给人类。

  研究认为,物种首次相遇会更多发生在一些重点地区,如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亚洲和非洲人口稠密地区,包括非洲萨赫勒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在重点物种方面,由于蝙蝠是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它可能引发的病毒跨物种传播尤其值得警惕。

  研究人员说,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增加可能会引发更多疾病,甚至有可能导致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因此迫切需要将病毒监测和发现工作与追踪物种生存范围变化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人畜共患病最多且正在经历快速变暖的热带地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态学专家凯特·琼斯评价说,这项研究是“了解气候和土地使用变化给下一次传染病大流行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关键第一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