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4-25 16:00
来源:明报
中美审计僵局未停息,多只中概股陷入退市阴霾。
估值咨询服务提供商德安华(Kroll)亚太区执行董事David Liu认为,香港市场所提供的高估值及流动性可吸引中企回流,并提到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可作为中概股的「替代方案」。
他说,美国SPAC市场自去年第二季起开始降温,料可为亚洲市场带来更多机会,又指许多美国已上市SPAC正寻找潜在并购目标,认为本港有不少优质公司可被发掘。
新加坡3家SPAC,上市后暂无申请
香港年初推出SPAC新上市机制,迄今已有 1家成功上市,另有11家SPAC递交上市申请;另一边厢,新加坡交易所去年9月抢先引入SPAC制度,不过在3家SPAC挂牌后似乎「后劲不继」,截至目前为止,暂未再有收到新申请。
David Liu认为,新加坡、香港两地在SPAC市场并非互相竞争的关系,反应被视为一个亚太区整体。他续称,两地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SPAC可作为传统IPO(首次公开招股)的另一选项,预计两地市场均会活跃起来,惟他认为发展步伐会趋向平稳,未必能像美国市场突然火热。
Aquila潜水 料de-SPAC刺激交投
至于香港SPAC「头炮」Aquila(07836.HK)现价较招股价低约7%,成交亦未见活跃。
David Liu指出,本港市场仅限专业投资者入场,活跃度不及有散户存在的市场实属预期之内,再加上近期市况深受俄乌战争气氛笼罩,而SPAC属于新推出的上市制度,投资者态度无疑会较为谨慎,相信待Aquila并购交易(de-SPAC)完成后可刺激交投。
他又提到,不少中概股仍希望留在美国上市,不过随着退市限期逼近,相信回流上市会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看到不少科企和新经济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