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3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42.0 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2022-04-06 10:20

疫情影响下服务业供需双双走弱,就业收缩,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市场乐观度减弱;制造业、服务业景气度均大幅走低,拖累3月财新综合PMI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

 

 

受多地聚集性疫情暴发及防疫措施收紧的影响,3月服务业经营活动明显收缩,景气水平较低。

4月6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42.0,较2月大幅回落8.2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此前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48.1,同样落入收缩区间。两大行业景气度双双下降,拖累3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6.2个百分点至43.9,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显示近期疫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再度收缩。

财新中国PMI走势与国家统计局一致。统计局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录得49.5,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下降3.8个百分点,综合PMI回落2.4个百分点至48.8。

从分项数据看,服务业供求严重收缩。3月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大幅下降,近七个月来首次低于临界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继续在收缩区间下降,为2020年4月来最低。受访企业反映,这主要与新冠疫情反弹、防疫措施收紧有关。海外疫情同样导致外需受挫,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2020年11月来最低。

疫情反弹叠加供需双弱导致服务业用工维持收缩趋势。3月就业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但较前两个月略有回升。防疫措施影响运输出行和服务业用工,导致服务业积压工作率进一步上升,为2022年以来最高。

服务业成本加速上涨,但向消费端的传导有限,企业成本压力增大。3月服务业投入价格指数由2月的六个月来低点重新加速上扬,超过长期均值,企业反映原料、食品、运输、用工和防疫等成本和开支均有所上涨。虽然成本涨幅加剧,但受限于需求较弱,服务业出厂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回落,为七个月来最低。部分涨价企业表示加价是向客户转移增加的成本负担,其他企业则在疫情下降价以吸引新订单。

服务业市场乐观度减弱。3月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内回落,降至2020年9月以来最低,并低于长期均值。部分受调查企业相信疫情将会完全受控,市况将迎来复苏;也有部分企业担忧疫情对业务运营的困扰仍不知会持续多久,同时俄乌冲突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2年3月,受国内局部疫情暴发因素影响,制造业、服务业景气度大幅转弱,服务业受影响更加明显。供给收缩,需求承压,出口恶化,企业成本上升,用工稳定,市场乐观情绪有所减弱。目前国内正面临2020年初以来最为严峻的疫情形势,同时,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俄乌局势前景不明,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多种因素形成共振,加剧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滞胀风险凸显。政策层面则面临双重“精准”挑战:提高疫情精准防控水平,在生产生活正常秩序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取得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做到精准施策,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