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3-16 15:35
幸福来得太突然!
一改连日颓势,午后,港A股全线爆发。港股攻势尤为迅猛。恒生科指飙涨21%,为该指数推出以来盘中最大单日涨幅;恒生指数盘中涨超9%重回20000点上方。截止发稿,哔哩哔哩涨超40%,美团涨超32%,阿里涨超24%,腾讯涨超22%。
A股也不甘落后。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5%,上证指数涨3.45%,深证成指涨4%。两市超4300只个股上涨,113只个股涨停。券商、银行等大金融板块走强,华鑫股份、华林证券、中银证券、兰州银行等多股涨停,锂电股持续拉升,宁德时代大涨近8%,个股呈现普涨态势,两市超4300股飘红,北上资金转为净买入超10亿元。
消息面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16日召开的专题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高层出手维稳,政策底到了?
关键时刻,高层终于出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话了,内容信息量极大,可谓是给市场雪中送炭。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关于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都予以回应。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会议指出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关于房地产企业,会议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最后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不言自明了,会议特地强调“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可谓是最大的定心丸。
经过去年的教育政策和平台经济政策的出台后,相关板块的重挫可以说是让国内的投资者把关注政策变动深深刻进DNA了。
这不昨天一则关于医疗的政策传闻就让医疗白马股吓趴了。如今高层这么一放话,大家就稍微安心一点。
市场到底了吗?
都说一根大阳线,改变三观。那么市场到底了吗?
这个问题就回溯一下近期市场跌跌不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
近期港A股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有几大因素相互叠加影响。
第一个自然是2022年的第一只黑天鹅——俄乌战争突发。3月初以来受俄乌战争升级影响,大宗商品暴涨,其中以全球油价飙升为主,玲投资者担心加大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陷入滞胀的风险,风险偏好显著下降。
最新消息显示,俄乌谈判还在继续,有缓和的迹象。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当地时间15日表示,俄乌谈判明天将继续进行,双方代表团在谈判中的立场存在根本性矛盾,但存在妥协的可能。不过俄罗斯宣布制裁美国总统拜登等13人,这表明俄国与美国等国家的矛盾仍然没有缓和,难言乐观。
第二个就是俄国受到欧美英国家的联合制裁,由于中美关系扑朔迷离,叠加中国的外交中立态度,地缘政治风险扩大化,部分外资集中降低对中国资本资本的风险敞口;
关于这一点,短期来说,在目前中美俄等国的外交关系没有明显改变,外资或许会维持观望的态势。
第三个跟美国SEC认定5家中概股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引发了市场对中概股在美整体退市的担忧,直接冲击中概股,进而波及H股和A股;
关于这一点,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而且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应该是可以松一口气。
第四个由于近期新冠疫情在国内多地反弹,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采取了较为严厉的防疫措施,导致投资者担忧这会加剧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关于这一点,昨日公布的1-2月国民经济数据可谓是非常亮眼,全面颠覆性超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目标5%大概率无忧。
第五个就跟抛售潮引起的资金负反馈有关了。近期市场急跌大跌触发相关风控机制从而导致各类基金被动抛售,机构投资者相互踩踏造成的流动性危机。
近期,张坤、陆彬、崔宸龙、乔迁、袁维德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都出手了,放松或打开大额申购。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情况看,不少优秀的权益基金在一些关键时间点打开申购,其实是一个市场关注的标志性事件,表明基金经理对市场的信心,看好市场长期趋势,希望逆势布局。
总而言之,不好说市场底已到,但是乐观迹象已经开始逐步显现。短期内在俄乌局势、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下,港A股难免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