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3-15 17:43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继上周五大跌10%之后,本周一又跌超12%,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暴跌29%,收于5181点,回到了2013年7月的水平,相比2021年2月的历史高点20473点更已跌去了将近75%。都跌成这样了,一向嗅觉灵敏的国际投资者们还不抄底吗?
然而事实却是,投资精英们对于目前的中概股依然犹豫不决。能够坚持持有不卖的已经算是最乐观的了,而选择抄底增持的投资者则更为稀少。
国际金融集团Mirabaud & Cie就明确表示对中概股选择回避态度,因为有“太多的问号”,该公司更早在去年就清仓了中概股头寸。
那么对于中概股,投资者在担心什么呢?
美国对俄制裁或蔓延至中国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美国也对俄罗斯挥起了制裁大棒。而投资者们则在担忧,同样的制裁可能会波及中国,由此可能导致供应恶化,乃至打击全球经济增长的恶果。事实上,中概股的暴跌正是在美国官员上周声称俄罗斯向中国要求军事援助之后。
GAM Investments公司表示,正是此种担忧给中概股带来了压力。在该公司看来,只有当中概股的卖盘耗尽,以及俄乌冲突得到解决之后,转折点才会到来。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本周一也下调了整整28只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的评级,理由正是对地缘政治和监管风险的担忧。
新冠疫情“倒春寒”
开春以来,国内多地疫情出现抬头趋势,比如堪称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以及国内超一线科技中心深圳。因疫情而引发的封锁也对投资者情绪产生了影响。
在巴克莱私人银行策略师Julien Lafargue看来,投资者要大规模重返中概股,前提可能是需要有持续稳定的形势;也正是在众多因素共同带来的压力之下,中概股表现不尽人意也就不奇怪了。
差价诱人
但是,金龙中国指数折价7成的现状已经摆在这里,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的确是抄底良机。
金龙指数很少以低于标普500指数的估值交易。目前中概股远期收益为14倍,与标普500指数的差距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港股的中国科技公司估值则从2021年6月的40倍骤降至现在的18倍。
因此,在Trium Capital投资公司看来,现在正是加仓中国科技公司的好机会。公司投资经理Peter Kisler本周一明确表示正在加仓,并且认为是俄罗斯股市“归零”吓到了一些投资者,让他们对中国股市产生了同样的联想。
Edmond de Rothschild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加仓,但幅度较为谨慎。该公司认为,考虑到目前的多种客观因素,现在就转为积极态度似乎有些为时过早。用Bocom International公司声明中的话说,“现在就伸手去抓下落的刀子依然是轻率的”。
而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来说,目前可能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合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