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3-14 14:25
招商证券发研报指,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五家中概股公司纳入“临时退市清单”。此次纳入“临时退市清单”的五家公司均在过去数日发布年报。接下来几个月,随着各家公司陆续披露年报,该行预计几乎所有中概股将被加入到该“临时退市清单”。
中概股退市风险由来已久。2021年12月2日,SEC宣布已修订完善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的实施细则,表明针对中概股的监管政策正式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此次SEC发布清单并非代表事态陡然升级,而只是落实《外国公司问责法》在实际操作层面的一个节点。
截至3月10日,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概股共280家,市值合计1.29万亿美元,其中272家为民营企业,市值合计8,935.1亿美元。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采取“第二上市”(目前16家)或“双重主要上市”(目前4家)两种形式,合计市值分别为6,050.6亿美元和735.3亿美元.其余尚未回归的公司市值合计为2,149.3亿美元。
2021年3月,港交所就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改革进行咨询,并于2021年11月刊发咨询结果总结,相关修订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此次变革落实后将显著降低中概股在港股第二上市的门槛,并为采用不同投票权及/或可变利益实体架构的中概股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扫清障碍,以及为第二上市发行人未来从美股市场被迫退市时将主要上市地转换为香港铺平道路。
根据该行的筛选,2022年余下时间预计符合条件进行第二上市的公司有36家,合计市值为1,425.2亿美元;2023年预计符合条件的公司有12家,合计市值为449.7亿美元;两年合计占尚未回归民营中概股市值的87.2%。但由于港交所审核周期以及港股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实际回归的公司数量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在今年3月10日采取“介绍上市”的形式,从美股回流并取得港股第二上市地位。“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时所采用的方式,拟寻求上市的证券已具有相当多数量,且被广泛持有。有别于传统的IPO,“介绍上市”不会发行新股,也不会筹集新增资金,因而无需进行公开招股程序,所需挂牌流程较短。
作为近年来首家通过这一方式获取港股上市地位的中概股,在渐行渐近的退市风险下,蔚来对其他中概股可能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若公司并无急迫集资需求,该行预计采取此方式可显著加快回归的步伐。
预计到2024年初,中美若在跨国审计监管合作层面无法产生突破,中概股退市将会逐步落地.即便中概股以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途径回流港股,部分原有投资者可能面临只能投资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的限制,无法将持仓转往香港,而不得不清空或削减持仓,造成投资者基础的永久流失,进而导致中概股估值承压。
短期内,尽管退市风险对公司基本面并无影响,但该行预计多重逆风影响下(俄乌战争,香港本土疫情,美联储货币政策等),投资者情绪较为悲观和政治因素导致的资金流出使得中概股和港股出现超卖,短期内仍将延续底部震荡行情。
但显然目前估值已经偏离基本面。一些优质资产的股价低于用DCF和其他估值方法计算的内在价值。恒生/MSCI中国/沪深300指数估值分别为9.8倍/10.2倍/13.1倍前瞻市盈率(过去三年的中值:11.2倍/13.0倍/13.9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