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如何看待近期港股的下跌?

2022-02-24 09:15

每日观察

今年初,A股和欧美股市均显著调整,但港股表现较好,主要源于港股估值优势显著,资金因避险需求上升流入港股市场。但2月中旬以来,港股再度调整,恒生指数自2月10日高点至今跌幅超过6%。近期港股市场为何下跌?后续走势如何看待?

近期港股市场有所调整,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地缘政治局势升级叠加香港疫情升温,港股市场风险偏好较为低迷。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有所升温,VIX恐慌指数再度回升,欧美股市普遍下挫,对港股形成扰动。此外,近期香港疫情显著升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持续创新高,压制港股风险偏好。

其二,南向资金转向净流出,港股资金面承压。去年底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支撑港股表现。但近期南向资金再度转向净流出,2月10日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超60亿元。

其三,港股科技股显著调整,拖累港股表现。近期发改委等多部委发文,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市场担心互联网监管政策可能再度升级,导致港股互联网成长板块大幅下挫。

往后看,海外流动性趋紧、疫情升温、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仍可能对港股形成一定扰动,投资者仍需警惕短期港股的波动风险。但与全球主要股指相比,港股估值优势较为显著,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此外,港股基本面主要跟随A股,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将给港股提供支撑。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反垄断等事件性因素对港股的影响逐步消化,互联网等相关行业对港股的拖累有望缓和。因此,港股的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值得关注。

对投资者而言,港股市场短期走势难以预测,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参与择时。建议投资者通过优选基金等金融产品,在各类资产之间做好分散、均衡的配置,以减少单一资产的波动风险。

重要事件提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资料来源:Wind)

央行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月2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900亿元。(资料来源:Wind)

市场数据与点评

境内债券市场:国债期货全线收跌

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3%,5年期主力合约跌0.15%,2年期主力合约跌0.10%。Shibor短端品种涨跌不一,隔夜品种下行15.6bp报2.039%,7天期上行5.1bp报2.191%,14天期下行4.8bp报2.254%。

境内股票市场:A股主要股指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0.96%报3457.15点,深证成指跌1.29%报13297.11点,创业板指跌1.38%报2765.91点。两市成交额9783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73.4亿元。行业方面,传媒、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行业跌幅较大。

境外股票市场:欧美股市多数收跌

道指跌1.42%,标普500指数跌1.01%,纳指跌1.23%。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3%,德国DAX指数跌0.26%,法国CAC40指数跌0.01%。

商品和外汇市场:黄金下跌,原油上涨,美元收跌,人民币贬值

伦敦现货黄金下跌0.26%;布伦特原油上涨1.16%;美元指数跌0.05%报96.0844;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3356,较上一交易日贬值23个基点。

数据来源:Wind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