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2-07 11:05
美经济数据走弱伴随油价飙升,通胀预期波动引致市场先下跌后反弹。从以恒指为代表的港股市场一改牛年最后一周的低迷,并在虎年迎来“开门红”,既有内因促成,也有外因辅助。这里先谈一下外因:尽管美联储在1月议息会议上释放了超级鹰派信号,对3月加息50基点预期升温,但这也相当于给市场提前打了预防针,全球权益市场在经历了1月份的巨震之后,逐渐将关注点从联储转移至联储收缩流动性的目标——通胀及其预期上。英国央行年加息行动虽然也给外围市场带来了短暂的冲击,但影响程度主要局限于欧美股市。随着市场的博弈重心从美欧央行的鹰派程度暂时转移至通胀及其预期,商品通胀与影响通胀预期的经济景气成为了全球权益市场的关注重点。商品通胀方面,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全球权益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乌克兰局势拉锯下欧洲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以及OPEC增产进度低于预期叠加中东局势升温下油价的飙升,导致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升势明显,通胀水平的抬升是造成1月中下旬全球权益市场普遍下跌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1月美欧就业、PMI等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市场对美欧经济的前景判断开始出现分歧,薪资增速高企也制约了通胀预期的继续弱化。在复杂的预期影响下,全球权益市场还是迎来了回暖反弹,也给港股市场的“开门红”创造了外部条件。
港股低估优势是“开门红”内因,估值修复逻辑将继续演绎。对港股市场而言,外部环境的回暖反弹仅仅是背景因素,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市场在2022年初以来表现抢眼,并在上周成为全球股市上涨“领头羊”,更多是内因促成。过去几年,特别是2021年恒指的逆势大幅下跌带来了优势显著的低估值环境,在外围流动性收缩的大背景下,低估值是防御外围利率上行的极佳条件,在低估值优势的加持下,港股市场虽然仍然难免外围市场的扰动,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这是恒指上周在外围环境回暖背景下领涨全球的核心原因。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恒生指数的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的显著优势仍然存在,加上恒指自身的标的物结构也在持续改善,港股市场估值修复逻辑将继续演绎。同时,未来以恒指为代表的港股市场还可能获得内地经济有所承压、海外流动性趋紧、中美关系这三大偏空因子在程度上边际改善的刺激。
三大主线把握恒指估值修复行情。在近期发布的港股报告中,我们阐述了行业角度看恒指估值修复的三条主线逻辑:第一,困境反转领域的估值修复——金融地产在央行宽信用呵护下率先迎来好转,但考虑到此轮稳经济更多是“托而不举”,金融地产大概率会迎来估值修复行情;互联网板块面临政策底仍未明确,但前期整治已有阶段成果信号,阶段性的估值修复空间也可以看到。第二,景气领域的盈利预期改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最明确景气方向,结合2021年下半年地方转向债发行的明显提速,新基建产业链值得关注;另外,消费细分龙头(食品饮料、功能服饰、日用杂货、悦己型消费等细分领域)值也同样值得关注,特别关注冬奥会带来的利好影响。第三,政策支持的领域与改革方向。做强做大国企一直是近年来政策的重要方向,随着碳中和的继续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国企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甚至重估的机会,主要集中在能源、工业、金属、金融、交运、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