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1-18 15:50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简单说,当前重点的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怎么发力?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三是靠前发力。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我们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相关资讯
央行: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已逐步回归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从数据上看,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734亿元,同比多增2020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
央行回应“同时下调MLF和逆回购利率,是否开启新一轮的宽松周期”
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根据国内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同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
央行:2022年加大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2年,将更加积极进取,注重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将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将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央行副行长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升值
2022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时,详解了下一阶段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重要工作。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做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
“信贷增长在地区也有分化,有些地区增长比较慢,我们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比较慢的地区投放,优化结构,精准发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刘国强表示。
三是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健全加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现在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金融机构要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我们的目标。”刘国强表示,汇率可能会在短期内偏离均衡水平,但从中长期看,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对汇率就会对汇率的偏离会进行纠偏。
他并表示,不会允许出现单边汇率,单边汇率意味市场已经失灵了,不会出现单边升值。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