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惠誉:予建设银行(00939.HK)发行的境外T2次级资本证券“BBB+”最终评级

2022-01-17 15:36

久期财经讯,1月17日,惠誉授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简称“建设银行”,00939.HK,601939.SH,A/稳定/bbb)发行的20亿美元、息票率为2.85%、巴塞尔III合规境外二级资本次级债券'BBB+'的最终评级。上述债券将在港交所上市,其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建设银行的二级资本。

惠誉在收到与已获得信息一致的文件后,授予了建设银行的最终评级。这与惠誉于2022年1月11日授予其的预期评级一致。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鉴于建设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较高且与政府关联性强(政府持有其多数股权),惠誉将建设银行支持因素驱动的‘A’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作为债券的锚定评级。

按照惠誉于2021年11月12日发布的《银行评级标准》,惠誉若认为政府支持有望惠及资本结构中更低级别的债务,则会将受评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作为锚定评级。上述债券的评级较锚定评级低两个子级,表明相对于高级无抵押债务工具而言,债券的损失严重程度较高,隐含评级为'BBB+'。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的资本监管办法规定,二级资本债务工具的派息只能以“可用资源”支付,但未给出“可用资源”的具体定义。在“可用资源”不足或缺失的情况下,银保监会将要求暂停、永久性取消或推迟派息。尽管如此,由于建设银行的留存收益较高(2021年三季度末为1.4万亿元人民币),而惠誉将留存收益视为“可用资源”,惠誉预期债券的偿付风险不会高于建设银行的高级债务工具。因此,偿付风险并非惠誉在支持因素驱动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基础上下调子级的原因。

鉴于债券的次级属性和损失吸收特性,其回收预期低于受偿顺序较前的证券。若发生无法生存事件,债券的本金金额将被全部或部分永久性减计。若银保监会认为有必要进行减记,或相关政府机构认为只有开展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方可维持建设银行的生存能力,则发生无法生存事件。债券一旦减记,将永久注销,任何情况下无法恢复或偿付。

债券将构成建设银行的直接、无抵押债务,受偿顺序劣后于银行存款人或一般债权人的债权,但优先于所有股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以及混合资本债券持有人的债权——这些债务的受偿顺序劣后于受评债券并与其他二级资本工具处于同等地位。建设银行可选择与2027年全额而不能部分赎回债券;若事先征得银保监会书面批复,或银保监会的资本监管办法发生变化导致发行的债券不再计为建设银行的二级资本债,建设银行可随时赎回。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下调建设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则将下调其发行二级资本次级债券的评级。

此外,若政府支持级别较低债务的意愿减弱,惠誉可能会下调发行债券的评级。这种情况下,惠誉可能会转而采用生存力评级作为锚定评级,但惠誉认为短期内这种风险极低。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惠誉若上调建设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则将上调其发行二级资本次级债券的评级。在支持因素驱动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持续作为锚定评级的前提下,若潜在损失严重程度低于惠誉认为的基准情形子级的下调程度,则惠誉亦可能会上调发行债券的评级。惠誉在其《银行评级标准》中概要列出了可能会促使其评定损失严重程度下降的因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