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2-01-17 18:10
又一国货美妆巨头开启资本之路
据港交所1月17日消息,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集团”)招股书,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担任联席保荐人。
信息显示,上美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护肤、面膜、母婴、洗护等品类的生产及销售,旗下拥有如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多个知名品牌,是为数不多的一家拥有多品牌国货美妆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上美集团是唯一拥有两个护肤品牌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国货化妆品公司。此外,红色小象于2020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15亿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上美集团在国内国货品牌护肤品零售额排名前三,在国货品牌母婴护理产品排名第一,及在国货品牌面膜产品排名第一。此外,上美集团还在多个有前景的细分市场积极部署,包括敏感肌护理、专研固发洗护、婴童及孕妇敏感肌功效护肤品、高端抗衰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知名国际化妆品集团均采用多品牌战略,并沿用至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 年全球零售额排名前十的化妆品公司均为多品牌公司。行业人士分析,多品牌战略可使化妆品企业更有效地扩大业务范围,抓住不同细分市场的机遇;同时也能使其实现更均衡发展,缓解品类集中风险和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自研核心产品及基础研发,是上美集团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另一关键。自2003年以来,上美集团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并强调创新。招股书内容披露,公司在中国上海和日本神户建立两大科研中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自主研发产品占总收益贡献97%以上。
数据披露,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分别产生研发开支人民币82.9百万元、人民币77.4百万元及人民币71.7百万元,分别占收益的2.9%、2.3%及2.8%,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一家多品牌的国内知名化妆品企业,上美集团已发展多渠道销售和全媒体营销布局。公司搭建了广泛的零售及分销网络,覆盖多个线上和线下渠道。在线下渠道,截至2021年9月30 日,上美集团已与屈臣氏(其4,000 多家门店)及557 家线下分销商合作,覆盖全中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
线上渠道中,上美集团除了同天猫及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长期合作,还积极发掘抖音及快手等新兴媒体平台中的新增长潜力。数据显示,上美集团2020年线上销售额为人民币25.4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9.0%。截止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线上零售额位居国货品牌企业前三。
深耕化妆品行业近20年,上美集团建立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和优势,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位于领先地位。纵使化妆品市场及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凭借公司旗下各品牌的稳健业绩、全球领先的科研实力和供应链实力,上美集团多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自2015年至2020年,上美集团已连续六年按零售额计位列国货品牌企业前五名。
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需求的增加,国内化妆品市场成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蓝海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13,102亿元,同时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9.2%。
据招股书,上美集团近年来经营业绩实现稳定增长。2020年,上美集团实现收益33.8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9年的28.74亿元同比增长17.6%;2021年前三季度的收益达到25.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此外,2019年、2020年上美集团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4亿元和2.6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的经调整利润达到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3%。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将进一步贯彻多品牌战略,巩固升级主品牌,打造新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提升研发能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加强生产及供应能力;增加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改善数字化及信息基础设施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