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夜读 | 什么是认真地炒股?

2022-01-11 23:51

伟人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我从小就是很认真的孩子。比如,我在六岁时,有一次早晨看到田头的太阳显得特别大、特别红、特别近,我就决定要跑过去看看太阳到底能否摸到。我追了三次太阳以后,才意识到太阳离我很远,并不是我看到的那么近。

我8岁上学时,我姐姐告诉我听课时要把手背到身后。我坚持了大约有一个学期听课时手一直在后面背着,尽管我发现其它同学几乎没有背手听课的。

当我上了初中以后看到一些宣传少林72绝技的书籍。我于是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练了半年后,手指第一节都练得半透明了,也没有达到书中的功效。我才认识到这些72绝技不可能练成。

虽然,我的智商看似有些低,但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我炒股时同样如此。我刚入股市时学习K线,翻烂了几百张K线图的报纸,看了几十万张K线图。并且天天写笔记,记心得。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K线走势都是没有规律的——几乎所有的K线及K线组合都不具备预测未来行情的功能。

一般人炒股都是看了很多投资书籍,然后按照书上写的方法炒股。我那时花了约一年的工资收入,买了很多炒股资料进行认真学习。后来我认为书中写的很多东西好像并不靠谱。我于是决定自己进行探索,也就是买股票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以实盘试验为目的。经过大量的炒股试验后,我的资金从开始的几万元到最后仅剩下2000多元,但我却留下了十多本笔记,记录了大量的失败心得。这些都是市面上的股票投资书籍里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从此,我远离了技术分析。

绝大多数人在一次交易亏钱后,要么就因为心痛钱而躺下装死。要么就迅速止损,投入到下一笔交易中去。他们亏钱后极少认真地反思。

我不是这样的。我每次亏损后,我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最长的一次,思考了一个多月才想明白亏损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进行深刻反思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在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我发现大多数人不愿意从心底里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因此,他们把炒股失败归结于外因,不愿意对

我进行批判。这可能就是人性。

我能进行不断的反思是因为我意识到——如果不找出亏损的根源,未来就会无数次地因为这个错误而亏损!这太可怕了,以后手中有多少钱也不够亏的。

我炒股25年,就是在今天我也能回忆起年轻时那些重大亏损的案例,一幕幕就如昨日重现,当时我脑里是怎么想的,当时我是怎么样的心情都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这些重大亏损的炒股亏损案例是我炒股的宝贵财富,是我人中年以后炒股不断盈利的坚实基础。

我在2015年的崩盘前几天能及时逃顶就是因为我脑里有1996年的炒股亏损的深刻记忆。我及时把2015年的行情的政策面、市场心理和个人心态与1996年的大跌前的行情进行对比,我知道二者具有本质上的类似。试问,有多少股民还能记得自己19年前的一次重大亏损是具体怎么亏的?当时是什么样的政策环境?管理层发过哪些文件?股民当时是怎么看待的?市场当时的反应是如何?自己当时在大跌前是怎么想的?

市场里像我这样发自内心记录自己失败的”傻人“真的不多。

比如,一般人买长安汽车股票大多是看看财务报表,看看技术形态和别人的评论,然后就买入了。用时可能只有几天甚至几分钟。

我不同,炒股我是认真的。

我前年买长安汽车这只股票之前,我连续几个月阅读它的销售月报,到朋友那里多次试驾长安CS55,听取他们对长安车型的看法。又阅读了大量的长安汽车相关的资料后才敢于在长安汽车亏损时买入了长安汽车。而且,买入前我还听取了我老婆的关于长安汽车质量的看法,她在长安汽车4S店工作。我认识到长安汽车当时亏损是因为车型老旧还有汽车行业当时处于低谷。公司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抓紧布局新的车型。特别是当时计划林肯要在国内上市。这些都让我得出大概率长安汽车会扭亏的结论,所以才能勇敢买入,后来赚了二三倍。

很多人炒股,账户里只买二三股票。并美其名曰——这样能看得过来,可以更好地炒股。

可是他们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投资能力了吗?这里我做一下刨根问底。所有资金只买二三只,意味着你对这二三只股票的后市要有相当大的把握,你要对这二三家上市公司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至少要达到芒格和巴菲特这种理解和把控上市公司的水平。你们是公司内部员工能第一时间知道公司内部变化

还是能像巴菲特一样进得了公司的董事会能参与决策?否则你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所有资金只买二三只股票?

我认真地反问自己有多高的炒股水平。我知道我是没有这么大把握的。我不知道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会不会突然做出什么错误决策,也不敢100%确定自己所看的财务报表一定没有造假。我能做的是多买些股票,以分散自己的风险。

认真是一种正的炒股态度。不凭借侥幸和所谓的感觉炒股,认真地反观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只做自己能力以内的股票投资,这才是认真地炒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